原始人類的四大疾病種類第 2 頁
(二)創傷性疾病
北京人的頭蓋骨大部分留有傷痕,并且是帶有皮肉時受利刃器物、圓石或棍棒打擊所致。山頂洞人的一個女性頭骨,有破裂后綜疊粘含痕跡;左側額頂骨之間、顳颥線經過處有一前后15.5毫米、上下寬10毫米之穿孔,據認為,二者皆不是死后的骨質破損,而是生前受傷所致(宋大仁:《原始社會的衛生文化》,中華醫史雜志 3:186.1955)。
山東西夏侯新石器時代遺址二號墓男性見有右肱骨骨折后愈合。愈合處有大片骨痂,骨折部位自肱骨背面外科頸附近斜向下至三角肌粗隆止點附近,全長近85毫米,骨折近段向前內移位,側方移位達13毫米(顏詞:《西夏侯新石器時代人骨的研究報告》,考古學報,1973年3期)。廣東曲江馬壩人中見有眉骨及額骨動物嚙傷痕跡;江蘇邳縣大墩子316號墓主左股骨有骨鏃造成的箭傷;云南元謀、大墩子十五座墓中有八具骨骼之胸腹骶部留有生前被射的石鏃,少者4枚,多者十余枚。看來原始人死傷于創傷性疾病者為數不少。
(三)骨關節疾病
骨關節疾病除上述的損傷一類外,在原始人骨骼化石中還常見有骨質增生、骨性關節炎、骨結核、脊椎變異、股骨彎曲增大及骨髓炎之類疾病痕跡。仰韶文化姜寨遺址四十具尸骨中,都有骨質增生癥,而平均年齡尚不足四十歲;渭南史家及寶雞比首嶺氏族墓地骨骼有多種病態,如M2八具人骨架中6號骨架為一中年女性骶骨與腰椎變異,8號骨架為一中年男性股骨彎曲增大。M16六具人骨架中,10號骨架為一老年男性生前腰椎骨結核形成骨橋。M18十八具人骨架中13號骨架為一中年女性骨結核(半坡博物館等《陜西渭南史家新石器遺址》考古 1978,1(5)參見賈蘭坡:《中國大陸上的遠古居民》P95)。許家窯人枕骨部見有許多纖孔及細微皺紋,頂骨也有此類成叢小孔,古人類學家林一樸認為是缺少某種維生素而死的“骨小孔癥”或“篩狀外頭骨癥”(韓康信等:《江蘇邳縣大墩子新石器時代人骨的研究》,考古學報,1971年2期)。五人中有二人如此,可見發病率不低。
(四)孕產和少兒疾病
山頂洞人一具遺骨為尚未出生而死于母腹的胎兒;甘肅永清大何莊遺址見一嬰兒位于成人大腿之間,很象是難產而致母嬰俱喪。邳縣大墩子199具人骨,死于14~23歲者21具,其中女性13具,推測部分即死于孕產期(參見韓康信等:《江蘇邳縣大墩子新石器時代人骨的研究》《考古學報》1974.2)。
小兒死亡率尤高。半坡甕棺葬共73具。年齡均在1歲左右。甘肅永清大何莊82座墓葬,1~8歲小兒55座,占60%。由于小孩骨骼易腐,我們無法斷定其死因,但小兒難養易夭,是不難想見的。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