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治病對癥下藥
華佗治病對癥下藥
東漢末年三國初期,諸侯混戰,水旱成災,疾病流行,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當時有位叫華佗的醫生,他醫術非常高明,自小熟讀經書,尤其精通醫學。不管什么疑難雜癥,到他手里,大都藥到病除。華佗一生非常同情勞苦大眾,四處奔波為人民解除疾苦,被人尊稱為“神醫”。
有一天,州官倪尋和李延一同到華佗那兒看病,兩人訴說的病癥相同:頭痛發熱。華佗分別給兩人診療脈后,給倪尋開了瀉藥,給李延開了發汗的藥。兩人看了藥方,感到非常奇怪,兩人的癥狀相同,病情一樣,為什么吃的藥卻不一樣呢?華佗看出了他們的疑問,問道:“生病前你們都做了什么?”倪尋回憶說:“我昨天赴宴回來,就感到有點不舒服,今天就頭疼發燒了。”“我好像是昨天沒蓋好被子受涼了。”李延答道。“那就對了”。華佗解釋道:你倆相同的,只是病癥的表象。倪尋的病因是由內部傷食引起的,應該通腸胃,而李延的病因卻是由于外感風寒,著涼引起的,應該發汗。兩人的病因不同,我當然得對癥下藥,給你們用不同的藥治療了。倪李二人覺得華佗說的非常有道理,回去吃下不同的藥,兩人的病第二天就好了。后來,“對癥下藥”這一成語,就用來比喻要善于區別不同的情況,正確的處理各種不同的問題。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