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分型辨治喉關節炎第 2 頁
中醫辨證治療
急性喉關節炎屬中醫“急喉暗”范疇,常繼發于急性鼻炎、鼻竇炎、急性咽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可單獨發生。若發生于兒童病情較為嚴重,主要癥狀為咳嗽、多痰、咽喉干燥、刺癢、異物感。個別患者可見發熱、畏寒等。喉部腫脹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但成人極為少見。筆者據臨床經驗認為以下幾個證型多見。
風寒襲喉證
起病急,卒感聲音不揚或嘶啞,喉部微痛不適,咳嗽,咽喉部充血,聲帶淡紅微腫,伴發熱惡寒,鼻塞涕清;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
治則:疏風散寒,宣肺開音。方用疏風利咽湯。
組方:麻黃10克,桂枝12克,羌活15克,獨活12克,葛根15克,柴胡12克,蘇梗12克,辛夷12克,荊芥15克,防風10克,僵蠶12克,薄荷12克,桔梗12克,甘草6克,杏仁12克,白前12克,炙紫苑12克,川芎12克,寄生20克。水煎服。
視病情,可配合荊防丸、柴胡丸口服。
風熱犯喉證
聲音嘶啞或失音,喉部灼熱干痛,咽喉部腫脹,聲帶色紅伴發熱、惡寒,痰黃稠;全身關節疼痛,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則:疏風清熱,宣肺開音。方用清熱利咽湯。
組方:金銀花30克,連翹30克,菊花12克,桑葉12克,黃芩12克,桔梗12克,葛根20克,柴胡12克,射干12克,山豆根12克,木蝴蝶12克,馬勃12克,牛蒡子10克,桑白皮15克,黃芩15克,玄參15克,天花粉15克,赤芍12克,胖大海15 克,浙貝母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可配合熱炎寧、敗毒丸口服。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