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帕金森綜合征
中醫辨治帕金森綜合征
帕金森綜合征是發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質和黑質紋狀體通路變性疾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其主要表現是震顫麻痹,包括運動障礙、震顫和肌肉僵直。震顫是指頭及四肢顫動、震搖,麻痹是指肢體某一部分或全部肢體不能自主運動,最早系統描述該病的是英國的內科醫生詹母斯·帕金森。該病一般在50~65歲開始發病,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60歲發病率約為1%。,70歲發病率達3%。~5%。,我國目前大概有170多萬人患有這種疾病,男性發病率稍高于女性,迄今為止對本病的治療均為對癥治療,但尚無滿意療效。
該病病因尚未明了,1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史;部分患者可因腦炎、腦動脈硬化、腦外傷、甲狀旁腺功能減退,一氧化碳、錳、汞、氰化物、利血平、酚噻嗪類藥物中毒及抗抑郁劑等都可引起類似帕金森綜合征的表現。
帕金森綜合征臨床表現
帕金森綜合征起病緩慢,逐漸進展,是一種緩慢的、進展性的發展過程。病人主要表現如下:
1.運動障礙。表現為進行隨意運動啟動困難,自發、自動運動減少,運動幅度減少,隨意運動執行緩慢。患者開始活動時動作困難吃力、緩慢。做重復動作時,幅度和速度均逐漸減弱。有的患者書寫時,字越寫越小,稱為“小寫癥”。有些會出現語言困難,聲音變小,音域變窄,吞咽困難,進食飲水時可出現嗆咳。有的患者起身時全身不動,持續數秒至數十分鐘,叫做“凍結發作”。
2.震顫。表現為緩慢節律性震顫,往往是從一側手指開始,波及整個上肢、下肢、下頜、口唇和頭部。典型的震顫表現為靜止性震顫,就是指病人在靜止的狀況下,出現不自主的顫抖。主要累及上肢,兩手像搓丸子那樣顫動著,有時下肢也有震顫。個別患者可累及下頜、唇、舌和頸部等。精神緊張時會加劇。不少患者還伴有5~8次/秒的體位性震顫。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