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論治新生兒敗血癥
新生兒敗血癥是指病原體侵入嬰兒血液循環,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癥多,是嚴重危害新生兒健康的疾病。早產兒、男孩、胎膜早破>24小時、母產時發熱、羊水有腐敗惡臭味的嬰兒發病率高。
病因病機
內因多與新生嬰兒的形體不足,尤其早產和未成熟者、產時受損的嬰兒,正氣虛弱,御邪之力低下相關。外因則為邪毒侵襲。邪毒盛于體內,化熱化火而見發熱煩躁,哭鬧不安,熱極生風可見驚厥,熱深厥深,手足逆冷。邪入心包,癥見昏迷,邪毒入營傷絡,氣不攝血,血溢肌膚可見面色青紫,皮膚、黏膜出血,熱毒熏蒸于外,皮膚黃染。濕熱下注,小便深黃。正虛邪盛,邪毒內陷,正不勝邪時,則患兒精神萎靡,不吃不哭,面色蒼白,體溫不升,甚或氣息微弱,四肢厥冷。
辨證論治
1.邪毒熾盛證
[證候] 發熱,煩躁,汗出,黃疸反復,肌膚瘀斑,腹滿,脅下硬,哭聲低,乳少,大便干,小便黃,舌質紅,苔厚,脈數,指紋紫滯。
[治法] 清熱解毒,涼血退黃。
[方藥] 黃連解毒湯合犀角地黃湯。主要藥物:黃連、梔子、黃芩、黃柏、水牛角、生地黃、赤芍、牡丹皮。
黃疸明顯者,加茵陳、白鮮皮化濕退黃;伴神昏、抽搐者,加羚羊角、鉤藤平肝止搐;大便干者,加枳實導滯通便。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