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腦膜炎的辨證論治

1.邪襲肺衛
(1)治法:辛涼透熱,解毒利咽。
(2)方劑:銀翹散(《溫病條辨》)加減。
(3)組成:金銀花20g,連翹15g,薄荷10g(后下),牛蒡子10g,大青葉15g,板藍根15g,黃芩10g,菊花10g,防風10g,蘆根30g,桔梗6g,生甘草6g。
(4)備選方:桑菊飲(《溫病條辨》)。適用于風溫初起。藥用桑葉10g,菊花10g,杏仁6g,連翹10g,薄荷6g,桔梗6g,甘草6g,葦根10g。
(5)加減:嗜睡者加菖蒲、郁金;嘔吐者加竹茹、生姜。
(6)臨證事宜:本方主治溫病初起,芳香辟穢,清熱解毒,若兼夾他證,應注意加減,不必拘泥于一方一藥。
2.衛氣同病
(1)治法:疏風清熱解毒。
(2)方劑:銀翹散(《溫病條辨》)合白虎湯(《傷寒論》)化裁。
(3)組成:金銀花30g,連翹12g,牛蒡子10g,薄荷10g,竹葉10g,防風10g,生石膏45g(先煎),知母10g,大青葉15g,蒲公英24g,葛根30g,生甘草6g。
(4)備選方:竹葉石膏湯加減。適于熱病之后,余熱留戀未清,兼有脾胃虛弱者更適宜。竹葉15g,石膏30g,半夏10g,麥冬15g,人參5g,甘草6g,粳米15g。
(5)加減:便秘者加大黃、芒硝;皮膚有出血點者加丹皮、水牛角。
(6)臨證事宜:銀翹散為辛涼平劑,白虎湯主治陽明熱盛,對于表證未解的無汗發熱,真寒假熱的陰盛格陽證,則不可誤投本方。
3.氣血兩燔
(1)治法:清熱涼血解毒。
(2)方劑:清瘟敗毒飲(《疫病論》)加減。
(3)組成:生石膏45g(先煎),生地黃30g,丹皮10g,梔子10g,黃芩10g,黃連10g,連翹12g,赤芍12g,玄參15g,知母10g,金銀花30g,大青葉15g,水牛角粉5g(沖)。
(4)備選方:黃連解毒湯(《外臺秘要》)加減。適于實熱火毒,壅盛三焦之證。藥用黃連10g,黃芩6g,黃柏6g,梔子10g,生地15g,玄參10g,丹皮10g。
(5)加減:大便燥結加生大黃、芒硝,瘀斑甚者加紫草、側柏葉;嘔吐者加竹茹、姜半夏;頭痛重者加菊花、白芷、藁本;抽搐者加僵蠶、蜈蚣。
(6)臨證事宜:本方主治熱毒充斥,氣血兩燔之證。重在大清陽明氣分疫熱,需重用石膏。
4.邪熱內陷,風火相煽
(1)治法:清熱涼血,熄風開竅。
(2)方劑:清瘟敗毒飲(《疫病論》)加羚羊鉤藤湯(《通俗傷寒論》)化裁。
(3)組成:水牛角5g(沖),羚羊角粉2g(分沖),生石膏45g(先煎),生地黃30g,丹皮10g,赤芍12g,鉤藤30g,僵蠶15g,蜈蚣6g,葛根30g,菖蒲10g,郁金10g,膽南星6g,梔子10g,生甘草8g。
(4)備選方:犀角地黃湯合化斑湯加減。水牛角30g,生地黃15g,丹皮1Og,玄參10g,甘草3g,赤芍10g,石膏30g,知母10g,板藍根30g,紫草10g。
(5)加減:痰涎壅盛加鮮竹瀝、天竺黃、猴棗散;腑實熱證配大黃、芒硝;抽搐甚者加至寶丹;竅閉不開加安宮牛黃丸鼻飼。
(6)臨證事宜:本證多兼有陰傷、熱盛動風等,應注意配以養陰增液,涼肝熄風之品。
5.正不勝邪,正氣欲脫
(1)治法:益氣固脫,回陽救逆。
(2)方劑:生脈散(《內外傷辨惑論》)合參附龍牡湯(《世醫得效方》)化裁。
(3)組成:紅人參10~30g,五味子10g,炮附子10g,煅龍骨30g,煅牡蠣30g,甘草9g。
(4)備選方:參附湯加減。人參10g,附子10g。
(5)加減:極危重者,先以獨參湯煎服。
(6)臨證事宜:本方常用于急救,但一俟陽氣來復,病情穩定,便當辨證調治,不可多服,免純陽之品過劑,反致助火傷陰耗血。
6.余邪未盡,氣陰兩傷
(1)治法:清透余邪,益氣養陰。
(2)方劑: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加減。
(3)組成:西洋參6g,石斛15g,麥冬15g,竹葉10g,知母10g,荷梗10g,西瓜翠衣15g,白薇15g,青蒿15g,生地黃15g,甘草6g。
(4)備選方: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加減。青蒿10g,鱉甲15g,生地黃15g,知母10g,丹皮10g,黨參15g,黃芪15g,五味子10g。
(5)加減:納呆加焦三仙;濕困脾胃者加蒼術、白術、茯苓。
(6)臨證事宜:本方清暑益氣,養陰生津,適于暑熱傷津耗氣之證,但若兼夾濕邪者,對麥冬、知母等滋膩陰柔之品當酌減。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