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
十二經脈之一。《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后,別入跟中,以上端內,出腘內廉,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本經自足小趾的下邊起始,斜行到足掌心中(涌泉),出行到然骨(舟骨粗隆)的下面,沿著內踝后方,分布在足跟中,由此向上在三陰交處與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相會,然后行至腓腸肌內,淺出腘窩內側(陰谷),沿大腿內側后邊向上,穿過脊柱,屬于腎臟,聯絡膀胱。它直行的主干,從腎臟出來,向上穿過肝臟和膈肌,進入肺部,沿著氣管喉嚨,到舌根兩側。它的支脈。從肺臟出來,聯絡心,流注到胸中,脈氣由此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本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饑不欲食,面色發黑,喘息氣逆,咳唾有血,目花,心悸,驚恐;口舌干燥,咽喉腫痛,心煩心痛,黃疸腸澼,脊柱、大腿內后廉痛,下肢肌肉萎縮,足底灼熱疼痛等。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