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
胎息
氣功術語與功法名。謂習練氣功時呼吸有如嬰兒在母胎中不用口鼻而行內呼吸的高深境界。《后漢書·王真傳》:“王真年且百歲,視之面有光澤似五十者,能行胎息、胎食之方。”《抱樸子·釋滯》:“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人在胞胎之中。”《養真集》:“止有一息,腹中旋轉,不出不入,名曰胎息。”此時神氣合一,內氣潛行,鼻息若無,似胎之息。道教依據“逆修返源”的理論,認為返于胎息即能斷后天生死之路而掌長生成仙之要。返于胎息之法,有行炁、服氣、存思、守竅、存神煉氣、內丹等多種。而其中通過閉息服氣一類調制呼吸以達胎息境界的功法,也稱為胎息法。如《胎息經·胎息銘》介紹其功法說:“三十六咽,一咽為先,吐唯細細,納唯綿綿,坐臥亦爾,行立坦然。戒于喧雜,忌以腥膻。假名胎息,實曰內丹。非只治病,決定延年。”首兩名是指閉息時鼓氣咽服,從一咽開始,漸增至一閉息三十六咽。又有以丹田呼吸法釋胎息者。如《脈望》:“丹田內有神龜,呼吸真氣,非口鼻之呼吸也。口鼻只是呼吸之門戶,丹田為氣之本原,圣人下手之處,收藏真一所居,故曰胎息。”這種呼吸法習練時要求意守下丹田,吸氣時意想氣自丹田吸入,稍作停留,再意想氣自丹田呼出。稍停再作重復。呼吸要綿細、緩慢、均勻,意守要在若有若無之間。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