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
盆腔炎
現代醫學病名。系指子宮、輸卵管、卵巢、子宮旁組織及盆腔腹膜等部位炎癥的總稱。盆腔炎以輸卵管炎為較多見。若炎癥局限于輸卵管及卵巢,通常稱附件炎。根據發病過程及臨床表現有急、慢性之分。主要癥狀有發熱,惡寒,少腹疼痛,帶下多,月經不調等。這些證候分別歸屬于帶下、痛經、月經不調、不孕癥、癥瘕、產后發熱、熱入血室等范圍。急性期以發熱、惡寒為主,兼有下腹疼痛拒按,帶下量多,色黃質稠臭穢,口干喜飲,苔黃脈數等,治宜清熱利濕,化瘀解毒,用大黃牡丹皮湯加減;若熱入血室,癥見寒熱往來,心煩喜嘔等癥,治宜和解少陽,用小柴胡湯加減。慢性炎癥主要表現為下腹墜脹疼痛,腰骶酸痛,白帶增多,月經異常、痛經及不孕等。如帶下量多質稀,為濕從寒化,治以完帶湯;若帶下色黃、尿頻或痛,為濕從熱化,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若以痛經或癥瘕為主癥者,當以活血止痛,化瘀散結為治則,用桂枝茯苓丸加減,亦可用千年健、追地風、川斷、歸尾、防風、乳香、沒藥、紅花、血竭、透骨草、五加皮作腹部熱敷法(上藥制成粗末,裝紗布袋內蒸30分鐘,乘熱敷下腹部,一日一次),或用紅藤湯(紅藤、敗醬草、桃仁、赤芍、蒲公英)作煎劑保留灌腸。并可結合臨床癥狀進行辨證論治。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盆腔炎治療偏方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