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植療法
埋植療法
在穴位皮下埋留異物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又稱埋藏療法。埋留羊腸線或藥物者,又可特稱為“埋線療法”或“埋藥療法”。臨床操作時,首先選擇經過滅菌處理的異物,對施術部位常規消毒,如施行埋線,可以外科縫皮針或腰椎穿刺針進行,應注意將線完全埋入皮下,線端不可露出皮膚。如埋植鋼圈或藥物,則需將皮膚作一0.5-1厘米的切口,割除少量脂肪組織后,埋入鋼圈或藥物,縫合皮膚,包敷固定。術中應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術后如有局部疼痛、低熱、疲乏、全身不適等反應時,一般無需處理,可自行消失。如有感染或反應過重,則應另行處理。每20-30天埋留一次。本法適于治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胃病,消化性潰瘍,慢性腸胃炎,癲癇,腰腿痛,關節炎,小兒麻痹后遺癥等。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