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藥
外治藥物劑型之一。古稱薄貼。唐·李綽《尚書故實》載述:“虞元公鎮南海,疽發于鬢,相國姬遂取膏藥貼于瘡上,數日平復。”具體制法:根據不同病情,選用相應藥物,浸于植物油內,浸泡一定時間,入鍋煎熬,等藥物枯黑后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時再按油之比例(視當時不同季節)加入適量的鉛丹,拌勻,將鍋離火(或先離火后放丹)。候藥凝厚如膏,切成大塊,投放于冷水中去火毒。待用時加熱熔化,攤于布片或厚紙或薄油紙片上,貼于患處體表皮膚即可。臨證有用以治里者,如關節疼痛,僵直,深部肌肉酸困,肌膚麻木,深部膿腫,骨折,傷筋等癥。取其祛風化濕,行氣活血,續筋接骨之作用,如萬應膏、接骨膏等。有用以治療表者,如體表癰、癤、疽、疔等瘡瘍諸疾,具有消腫定痛,去腐生肌,收口,保護瘡口等作用,如太乙膏、獨角蓮膏、陽和解凝膏、沖和膏等。
文章錄入:中醫五絕網 責任編輯:中醫五絕網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