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
喘
證名。指呼吸喘促。《內經》有豐富的載述,包括有多種實喘與虛喘。《素問·經脈別論》指出喘的發病與腎、肺、肝、心等臟有關,其中與肺、腎的關系尤為密切。《醫林繩墨》卷上:“氣之壅盛而不能接續者,謂之喘。“《雜證會心錄》卷上:“喘者息促,氣急不能平臥也。”何夢瑤認為:“其在病機,則氣之上奔也。古人又以短氣名之……然有實喘、虛喘之分,所當詳辨。實者有邪,邪氣實也;虛者無邪,正氣虛也。實喘之狀,張口抬肩,搖身擷肚,胸脹氣粗,聲高息涌,惟呼出之為快也;虛喘之狀,氣少而不續,慌張短怯,聲低息微,皇皇然若氣之欲斷,似喘不抬肩,似呻吟而無痛,呼吸雖急而無痰聲是也。”(《醫碥·喘哮》)關于治療,李中梓謂:“氣虛而火入于肺者,補氣為先,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陰虛而火來乘金者,壯水為亟,六味地黃丸;風寒者解其邪,三抝湯、華蓋散;溫氣者利其水,滲濕湯;暑邪者滌其煩,白虎湯、香薷湯;肺熱者清其上,二冬二母、甘桔梔苓;痰壅者消之,二陳湯;氣郁者疏之,四七湯;停飲者吐之,吐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火實者清之,白虎湯加栝樓仁、枳殼、黃芩神效;肺癰而喘,保金化毒,苡仁、甘草節、桔梗、貝母、防風、金銀花、橘紅、門冬;肺脹而喘,利水散邪;……腎虛火不歸經,導龍入海,八味丸主之;腎虛水邪泛濫,逐水下流,金匱腎氣丸。”參見喘證、實喘、虛喘、喘喝、上氣等條。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