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梅花的功效與作用
梅花,又名酸梅、黃仔、合漢梅,既是中藥,又是很好的食療佳材。【性味】微酸、澀,平。【歸經】歸肝、胃、肺經。中醫五絕網為大家介紹一下梅花的功效與作用。

梅花的功效與作用
梅花的功效與作用:梅花氣清香、性平、味微酸、澀,具有開郁、和胃、化痰、解毒之功效,可用于治療肝胃氣痛、食欲不振、頭暈、淋巴結核等癥。梅花入藥已久,在《本草原始》中已有“清頭目、利肺氣、祛痰壅滯上熱”的記載。《飲片新參》則認為“紅梅花清肝解郁治頭目痛;綠萼梅平肝和胃,止脘痛、頭暈,進飲食”。現代研究梅的花蕾含有多種揮發油和維生素,食用對人體有益。果實,以烏梅的藥用最廣。烏梅有生津止渴、斂肺澀腸等功效,可治療肺虛久咳、膽道蛔蟲等癥。梅根,能治風痹、膽囊炎等疾病。梅葉,可治療月經過多、霍亂等癥。
若用梅花適量,加白糖,水煎代茶飲,可防治暑熱郁悶,口干舌燥等;或取梅根60克,水煎服,可防治膽囊炎等;亦可取梅樹根30克,水、酒各等量,煎服,可防治子宮脫垂等。取3~5克梅花花茶,倒入350~500毫升的熱開水,浸泡3~5分鐘后飲用,可防治青春痘、粉刺和黑斑等。當然,若再將玫瑰花與檸檬草沖泡在一起,味道將更好。另外,人們用梅花做成梅花粥、梅花湯、餅等,梅的獨特清香可謂頰齒留芳,一吃難忘。
梅花的功效與作用:對于梅花粥在醫籍上給予很高評價,如《采珍》集曰:“萼梅(梅花)瓣,雪水煮粥,解熱毒。”以此說明梅花粥可以疏肝解郁,美容艷體。《百草鏡》記載,白梅花可“開胃解郁,煮粥食,助清陽之氣上升。”可見,白梅花與粳米同煮成粥,味甘香養人,可開胃生津止咳,并可入肝解郁,對因情志不遂、肝郁氣滯所引起脅腹脹痛及肝郁犯胃引起的胃脘脹痛、食欲不佳、大便不調等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更年期婦女服用更佳。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