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識別真假黑豆
中醫教你識別真假黑豆
黑豆又稱黑大豆、烏豆,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種子,是藥食兩用的佳品,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入藥多用雄黑豆,俗稱“綠心豆”。中醫歷來認為,黑豆為補腎佳品,其性平,味甘,入脾、腎經。據測定,黑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異黃酮皂苷、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成分,具有活血、利水、祛風、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療水腫脹滿、風毒腳氣、黃疸浮腫、風痹筋攣、產后風痙、口噤、癰腫瘡毒等癥,并可解藥毒。《本草綱目》載:黑豆“治腎病,利水下氣,制諸風熱,活血。煮汁,解砒石、甘遂、天雄、附子、麝香、巴豆、斑蝥、百藥之毒;治下痢臍痛;沖酒治風痙及陰毒腹痛。”市場上有以黑蕓豆或用大豆染成黑色,冒充黑豆,使用時注意鑒別,下面中醫教你如何識別真假黑豆。

真品黑豆
豆粒呈類球形或橢圓形,稍扁,大小不一,長6~12毫米,直徑5~9毫米,表面黑色或灰黑色,有的黑中泛紅;表面光滑或有皺紋,具光澤,一側有淡黃白色長橢圓形種臍,俗稱“小白點;質堅硬;種皮薄而脆,剝去外皮內有肥厚的子葉2片,呈黃綠色,即所謂的“雄黑豆”;聞之氣微,口嘗味淡,嚼之有豆腥氣味。將黑豆放入容器里,倒入適量的白醋攪拌后,豆皮所含的花青素產生化學反應,使白醋變成紅色。
偽品黑豆
黑蕓豆:外觀呈扁橢圓形,個頭比真品黑豆小,表面亦黑色,但豆皮又黑又亮;剝去種皮,內仁為白色;泡入水中時水色呈深黑色;加入白醋后基本不變色,無反應。
染色黑豆:外形與黑豆相同,大小基本均勻;表面色澤基本全是墨黑的,泡入水中,就會掉色,因豆衣很薄,染色黑豆顏色會滲透內皮,把黑衣剝開后可以看浸染的痕跡,內仁外側也會變色;種臍(小白點)也會被染成黑色;聞之有股化學染色劑氣味。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黑豆有雌激素樣作用,其作用強度大于大豆黃酮;可抑制內源性和外源性固醇的吸收,抗氧化,增加膽固醇的排泄,降低血脂;具解痙作用;能加強腸道的排毒,有治療便秘和減肥的功效,而偽品黑豆不具備上述的各項功效,故不可代替真品黑豆藥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