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蒺藜的配伍應用第 2 頁
肝氣郁結諸癥:白蒺藜配柴胡、香附、白芍
柴胡功能和解少陽,升陽舉陷,疏肝解郁。常用于少陽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子宮下垂等病癥,為疏肝解郁和解少陽之要藥。香附性溫,功能理氣解郁,調經止痛。李時珍謂之為“女科之主帥,氣病之總司”。白芍味酸甘,性寒養陰斂汗,柔肝止痛。為養肝陰柔肝血,平肝陽之要藥。白蒺藜疏肝解郁,諸藥配伍,共奏疏肝解郁,養陰柔肝,理氣止痛之功。凡肝氣郁結所致的胸脅脹滿、痛經等俱可應用。
常用劑量:柴胡12克,白芍24克,香附12克,白蒺藜15克。
血虛風燥皮膚瘙癢:白蒺藜配何首烏、荊芥、當歸
何首烏能補益精血,養血潤燥,截瘧。用于肝腎精血虧虛,血虛便秘,久瘧諸癥。 荊芥祛風解表,透疹止癢,適用于外感,麻疹,皮膚瘙癢諸癥。當歸養血和血,活血化瘀,用于血虛血瘀諸癥。白蒺藜配荊芥專門祛風,散皮膚風毒之邪,當歸配何首烏養血和血,兼能潤燥祛風,專為病機為血虛風燥的皮膚瘙癢而設,臨床應用,屢試不爽。
常用劑量:生首烏20克,荊芥15克,當歸12克,白蒺藜15克。
此外,據研究發現,白蒺藜還具有脫敏的功效。故在過敏性疾病中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必要時可配伍防風、蟬衣等藥加強療效。
總之,只要熟悉白蒺藜祛風、明目、疏肝、平肝這幾大功效,抓住臨床疾病的病機,通過合理的,恰當地配伍,就能發揮很好的療效。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