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識別真假皂角刺
中醫教你識別真假皂角刺
皂角刺又名皂刺、皂針,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棘刺,全年均可采集,但以9月到翌年3月為宜。其性溫,味辛,具有搜風、拔毒、消腫、排膿的功效,用于治療癰腫、瘡毒、癘風、癬瘡、胎衣不下等癥。市場上有以鼠李科植物酸棗樹的刺冒充皂角刺,使用時注意鑒別,下面中醫教你識別真假皂角刺。
真品皂角刺
完整的棘刺有多數分枝,主刺圓柱形,長5~15厘米,基部粗約8~12毫米,末端尖銳,分枝刺一般長1.5~7厘米,有時再分歧成小刺。表面棕紫色,尖部紅棕色,光滑或有細皺紋;質堅硬,難折斷。折斷后木質部黃白色,中心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
偽品酸棗刺
又名圪針,多斜切片,表面鉛灰色或黑色,皮孔圓形,棕色,中央具一縱線,莖分枝處具一對黑色托葉刺,刺細長尖銳,直或略彎曲;斷面皮部極窄,木部呈木質化,髓部為灰褐色。
臨床報道,用皂角刺9克,水煎分早、晚兩次服,對治療急性扁桃體炎有顯著療效,而偽品酸棗刺既與皂角刺不是同科植物,又不具備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皂角刺使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