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全身都是藥
桑樹全身都是藥
桑樹屬桑科桑屬,為落葉喬木。桑葉呈卵形,是喂蠶的飼料。落葉喬木,高16m,胸徑1m。樹冠倒卵圓形。葉卵形或寬卵形,先端尖或漸短尖,基部圓或心形,鋸齒粗鈍,幼樹之葉常有淺裂、深裂,上面無毛,下面沿葉脈疏生毛,脈腋簇生毛。聚花果(桑椹)紫黑色、淡紅或白色,多汁味甜。花期4月;果熟5-7月。
桑葉: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樹葉。10~11月霜降后采收,經霜打的桑葉為好。味苦、甘,性寒,歸肺、肝經,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涼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咳血、吐血、衄血等。入湯劑的用量為5~10克。或可入丸散。桑葉中含有氨基酸,能刺激胰島的分泌而降血糖,糖尿病患者可將桑葉泡茶飲用;桑葉之提取物槲皮素、蕓香甙還有降壓的作用;排除體內膽固醇,降低血脂。
桑白皮:為桑科植物桑的根皮。春、秋兩季取其根皮,除去木心,曬干。味甘苦,性寒,歸肺、脾經。功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臨床上用于肺熱喘咳、水腫脹滿尿少、肌膚浮腫。入湯劑的用量為9~15克,也可入散劑,或外用,搗汁、水煎洗等。桑白皮是中醫治療皮膚水腫的要藥,可用于治療腎炎水腫;桑白皮還對神經系統有鎮靜、安定、抗驚厥、鎮痛的作用。
桑枝: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于春末夏初采收加工的嫩枝,曬干。性味:苦,性平。歸肝、肺經。有祛風濕,利關節的功效。可治療風濕痹證、水腫、白癜風、皮疹瘙癢等癥。入湯劑的用量為15~30克。外用適量,多做洗劑用,對多種細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桑椹: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4~6月當果穗變紅時采收,曬干。味甘、酸,性寒,歸肝、腎經,功能滋陰補血、生津潤燥。臨床用于肝腎陰虛、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須發早白、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等癥。入湯劑用量為10~15克,也可釀酒或熬膏。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