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健脾栗子粥
板栗,俗稱栗子,又名瑰栗、毛栗、風栗,是我國特產,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譽,在國外它還被稱為“人參果”,F代研究表明,栗子的營養豐富,100g鮮品含蛋白質5.7g、脂肪2g、碳水化合物40g、淀粉25g、維生素C 60mg,以及鈣、磷、鐵、鉀等微量元素、脂肪酸和胡蘿卜素等,提供熱量186千卡。
除此之外,栗子亦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栗子味甘平性溫,入脾、胃、腎三經,有補腎健脾、壯骨強筋、活血止血的功效,適用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和腎虛所致的腰酸膝軟、腰肢不遂、小便頻數,以及金瘡、折傷腫痛等癥。在干果中,栗子提供的熱能很高,充饑的同時能促進脂肪代謝,因此可益氣健脾、厚補腸胃!睹t別錄》中,板栗被列為上品。南梁陶弘景稱其能“益氣,厚腸胃,補腎氣”。腎虛者不妨多吃板栗。
俗話說:“腰酸腿軟缺腎氣,栗子稀飯賽補劑!崩踝又嗬仙傧桃耍喊謇50g,粳米100g,煮粥食之。板栗既能與粳米一起健運脾胃,增進食欲,又能補腎強筋骨,尤其適合老年人機能退化所致的胃納不佳、腰膝酸軟無力、步履蹣跚等癥狀者服食,對老人腎虛大有裨益。
專家提醒大家在選購板栗時,一定要選擇外殼褐色、質地堅硬、表面光滑、無蟲眼、無雜斑、呈半圓狀的板栗。但板栗由于生食難消化,熟食又易滯氣,故一次不宜吃太多,反之易傷脾胃,吃時要細細嚼碎,口感無渣,成為漿液,一點一點咽下去,才能起到效果。
中醫五絕網收集整理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中醫五絕網
- 相關文章
-
栗子痔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