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暖飯羹香讀書滋味長
靜嘯齋是著名書法家楊萱庭先生的齋號。那一天,我登門拜訪,方領略了這久已聞名的齋號內涵。書房在二樓,其左側是唐宋元明、前后漢等一套古樸的史書架;有3支制作不同一般的特大號巨型毛筆遙望中天、唐都筆王、氣貫九天,依次排列而置;一幅楊先生所書的集各體書法壽字而成的《百壽圖》懸于正中。先生的書法功力、書法成就及修養造詣均躍然紙上,文雅古樸、翰墨生香、無喧皆寂,好為靜。書房的右側有一刀槍架,一支兩米多長的長槍,紅纓耀眼,槍頭閃亮,槍柄光滑而烏亮,正是每日苦練所至;槍左邊是一柄雙股劍,槍右邊是一把九節鋼鞭。合目思之,但覺耳邊風聲呼嘯,身手矯健,不怒自威,好為嘯。這一靜一嘯,靜者絲風拂面可曉,嘯者如猛虎下山。這一靜一嘯,一文一武,文張武弛,盡在眼前。我不覺贊道:好一個靜嘯齋!
談及生活,楊萱庭先生說:我信奉的是布衣暖,飯羹香,讀書滋味長這句話。飽暖過度會使人生惰意不思進取,若要學得深,學得進,我以為有三分饑寒為宜。自然,現在條件好了,決不會再有錐刺股、頭懸梁的愚昧苦讀,但鞭策自己,給自己創造一個學得進去的環境還是好的。聽他一席話,我不禁汗顏,老者尚在努力學習,我輩更應奮力追趕才是。
楊老說:保健的食品并不在于其價格多高,在我的家鄉有一種歷史悠久的圓鈴棗,這種棗最適宜做烏棗和曬制干棗。其果實短圓,肉厚味甜,與附近臨縣東阿的阿膠、茌平的烏棗一起被譽為益人三寶的滋補珍品。但人不能總靠著補品生活,歷史發展到今天,絕大多數人不用為溫飽發愁了。魚肉蛋奶,也成為部分家庭餐桌上的尋常物。豐衣足食之后,不少人心底又泛起那個古老的命題,總認為自己需要進補,懷疑缺少點氨基酸、微量元素什么的,不抓緊補點,這日子好像就沒法過了。殊不知補品遠沒有那么神,以人參為例,科學測定證明,它的主要成分和蘿卜差不多。補品和健康長壽到底有沒有關系,還得靠事實來說話;实蹅冎v究進補,也是最有條件進補的群落,但統計的結果是:中國歷代帝王的平均壽命才30多歲。而通過對現今在世的百歲以上老人的研究,發現他們不吃任何補品,五谷雜糧、蘿卜白菜、魚肉蛋奶,什么營養沒有?搭配著吃,就全有了。
楊老曾為嶧山書就了一個15米的巨字———鰲。書寫此字的筆就是前文提到的那支氣貫九天,連筆帶墨重量達40多公斤。揮筆書寫本就不凡,這一老翁卻一氣呵成,筆鋒遒勁,難怪觀者無不稱奇。我望著這支巨筆,不解地問道:您80多歲的年紀,又不擇飲食,何以在這100張宣紙拼接起來的紙地上寫那6層樓高的巨字?精、氣、神!先生先回答了這3個字后,咂了一口水,又說道:僧家無肉過腸,然百歲長者不在少數。可見,飲食的選擇不是決定因素。我習文之際同時習武,為的是同步文武,以武扶文。藝術是相通的,劍法是立體的書法,而書法是紙面上的劍術,在書法藝術和養生之道,我是兩者同行、二者并收的。
談及生活,楊萱庭先生說:我信奉的是布衣暖,飯羹香,讀書滋味長這句話。飽暖過度會使人生惰意不思進取,若要學得深,學得進,我以為有三分饑寒為宜。自然,現在條件好了,決不會再有錐刺股、頭懸梁的愚昧苦讀,但鞭策自己,給自己創造一個學得進去的環境還是好的。聽他一席話,我不禁汗顏,老者尚在努力學習,我輩更應奮力追趕才是。
楊老說:保健的食品并不在于其價格多高,在我的家鄉有一種歷史悠久的圓鈴棗,這種棗最適宜做烏棗和曬制干棗。其果實短圓,肉厚味甜,與附近臨縣東阿的阿膠、茌平的烏棗一起被譽為益人三寶的滋補珍品。但人不能總靠著補品生活,歷史發展到今天,絕大多數人不用為溫飽發愁了。魚肉蛋奶,也成為部分家庭餐桌上的尋常物。豐衣足食之后,不少人心底又泛起那個古老的命題,總認為自己需要進補,懷疑缺少點氨基酸、微量元素什么的,不抓緊補點,這日子好像就沒法過了。殊不知補品遠沒有那么神,以人參為例,科學測定證明,它的主要成分和蘿卜差不多。補品和健康長壽到底有沒有關系,還得靠事實來說話;实蹅冎v究進補,也是最有條件進補的群落,但統計的結果是:中國歷代帝王的平均壽命才30多歲。而通過對現今在世的百歲以上老人的研究,發現他們不吃任何補品,五谷雜糧、蘿卜白菜、魚肉蛋奶,什么營養沒有?搭配著吃,就全有了。
楊老曾為嶧山書就了一個15米的巨字———鰲。書寫此字的筆就是前文提到的那支氣貫九天,連筆帶墨重量達40多公斤。揮筆書寫本就不凡,這一老翁卻一氣呵成,筆鋒遒勁,難怪觀者無不稱奇。我望著這支巨筆,不解地問道:您80多歲的年紀,又不擇飲食,何以在這100張宣紙拼接起來的紙地上寫那6層樓高的巨字?精、氣、神!先生先回答了這3個字后,咂了一口水,又說道:僧家無肉過腸,然百歲長者不在少數。可見,飲食的選擇不是決定因素。我習文之際同時習武,為的是同步文武,以武扶文。藝術是相通的,劍法是立體的書法,而書法是紙面上的劍術,在書法藝術和養生之道,我是兩者同行、二者并收的。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