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理縱橫談
人的年齡有生存年齡和心理年齡之分。當年近花甲、體力雖日漸衰退,但心理尚在中年。據醫學心理研究,60歲的人應有50歲的心理狀態才是正常的?墒菫槭裁从行┤送诵莺缶駮粒窟@主要是受老字暗示影響的結果,所以任何一個老年人都要記住,自已的年齡應當是生存年齡減十,并默念不忘。如果有人說你年輕,你千萬不要搖頭和反對,應當樂于接受,并通過相應的行為反應出來,這就是所謂心理鍛煉,它和身體鍛煉一樣,對抗衰老起著重要作用。
俗話說人老心不老,似乎是貶義詞,于是有些人本來尚很年輕的心,也不得不隨年齡而老化起來,從而加速了衰老過程。
老小孩是怎么回事
有些老人的脾氣和性格越來越變得幼稚起來,時常表現出與年齡不稱的言談和行為,如在近親、摯友面前顯得不拘小節,蠻不講理;好動情緒不讓人,常要求別人照顧和關懷;必須老伴或子女守在身邊,以及挑剔飲食等。這種老小孩行為常見于多發性腦梗塞的早期,有些人病情可以停止不發展,有些則可發展為癡呆癥。遇到這種情況時,應密切注意現察老人的智力狀態,如判斷問題,計算財物,近事記憶狀態及對地點、時間、人物的定向能力等有無變化。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般的幼稚行為,主要是大腦細胞的萎縮退化、中樞抑制能力減弱的結果,如家庭環境安逸、老伴關系融洽、子女又長期守在身邊,倍加照顧者,這種老小孩行為可能越明顯,正如小孩兒童大腦發育尚不成熟一樣,越嬌養越不易長大,其實是依賴心理在起作用。只要沒有腦器質病的證據,就不必過分照顧,凡老人自已能做的,最好讓其自已動手。
老年喪偶怎樣適應
老年人最大的心理創傷莫過于親人死亡,尤其是喪偶。有些人在老伴去世不久,身體和精神便迅速衰退下來,以至一厥不振。為了擺脫喪偶后的悲痛、孤寂,除接受親友、子女的安慰外,主要靠自已來進行心理調整。首先要堅持生活自理,使空閑時間有事可做,把思念之情寄托到興趣上去。一般說來,丈夫先去世,妻子的適應力較強,而妻子先去世,丈夫的適應力就差。在有子孫的情況下,女性就更容易渡過居喪期。因為作祖母的有操不完的家務,較少感到空寂無聊。男性就缺乏這種調整的條件。為此,就必須主動地去接觸社會,從社會交往中獲得愉快,使生命力更加旺盛。有些喪偶的老人,暫時移居子女或至親家中,作一段時間的心理調養,也是適宜的辦法。
對青年人來說,悲傷可能是件好事,因為它可以發泄積壓的內在能量;對老年人則不然,過分的悲傷會導致能量的消耗,促進老化過程。
怎樣處理老夫妻之間的矛盾
人皆有個性。這種個性到老年時更為突出,甚至隨著腦細胞的老化,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性格變化,如原來莊重的人可能變得詼諧起來,原來公正的人,可能變得自私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相親相愛多年的夫妻,也可能因瑣事而爭吵、為子女總是而各持已見。老夫妻的矛盾往往不如小夫妻矛盾轉變得快,主要是雙方都易固執,且由于缺乏興趣,而較少得到情感的調節。
遇到矛盾時,雙方應互相諒解,讓步,原則上求大同存小異,特別是在處理晚輩問題上,一定要力求意見觀點一致,不要把矛盾暴露給子女。或將矛盾轉嫁給子女,影響家庭的團結,老夫妻的恩愛和諧常給子女媳婿們作出榜樣。如遇到一方在性格上的大變,一反常態,則應密切觀察其它方面的改變,如情緒的穩定性、判斷分析和計算能力是否正常,以便考慮有無老年癡呆癥的可能,及早就醫。
老年慢性病怎樣療養
老年人的慢性病很多,無論哪一種病都需要以養為主。所謂療養包括藥物及各種醫療措施、療養生活與療養環境以及自身的療養態度等方面。前兩者是醫生和家屬的事,關鍵在于后者:
俗話說人老心不老,似乎是貶義詞,于是有些人本來尚很年輕的心,也不得不隨年齡而老化起來,從而加速了衰老過程。
老小孩是怎么回事
有些老人的脾氣和性格越來越變得幼稚起來,時常表現出與年齡不稱的言談和行為,如在近親、摯友面前顯得不拘小節,蠻不講理;好動情緒不讓人,常要求別人照顧和關懷;必須老伴或子女守在身邊,以及挑剔飲食等。這種老小孩行為常見于多發性腦梗塞的早期,有些人病情可以停止不發展,有些則可發展為癡呆癥。遇到這種情況時,應密切注意現察老人的智力狀態,如判斷問題,計算財物,近事記憶狀態及對地點、時間、人物的定向能力等有無變化。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般的幼稚行為,主要是大腦細胞的萎縮退化、中樞抑制能力減弱的結果,如家庭環境安逸、老伴關系融洽、子女又長期守在身邊,倍加照顧者,這種老小孩行為可能越明顯,正如小孩兒童大腦發育尚不成熟一樣,越嬌養越不易長大,其實是依賴心理在起作用。只要沒有腦器質病的證據,就不必過分照顧,凡老人自已能做的,最好讓其自已動手。
老年喪偶怎樣適應
老年人最大的心理創傷莫過于親人死亡,尤其是喪偶。有些人在老伴去世不久,身體和精神便迅速衰退下來,以至一厥不振。為了擺脫喪偶后的悲痛、孤寂,除接受親友、子女的安慰外,主要靠自已來進行心理調整。首先要堅持生活自理,使空閑時間有事可做,把思念之情寄托到興趣上去。一般說來,丈夫先去世,妻子的適應力較強,而妻子先去世,丈夫的適應力就差。在有子孫的情況下,女性就更容易渡過居喪期。因為作祖母的有操不完的家務,較少感到空寂無聊。男性就缺乏這種調整的條件。為此,就必須主動地去接觸社會,從社會交往中獲得愉快,使生命力更加旺盛。有些喪偶的老人,暫時移居子女或至親家中,作一段時間的心理調養,也是適宜的辦法。
對青年人來說,悲傷可能是件好事,因為它可以發泄積壓的內在能量;對老年人則不然,過分的悲傷會導致能量的消耗,促進老化過程。
怎樣處理老夫妻之間的矛盾
人皆有個性。這種個性到老年時更為突出,甚至隨著腦細胞的老化,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性格變化,如原來莊重的人可能變得詼諧起來,原來公正的人,可能變得自私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相親相愛多年的夫妻,也可能因瑣事而爭吵、為子女總是而各持已見。老夫妻的矛盾往往不如小夫妻矛盾轉變得快,主要是雙方都易固執,且由于缺乏興趣,而較少得到情感的調節。
遇到矛盾時,雙方應互相諒解,讓步,原則上求大同存小異,特別是在處理晚輩問題上,一定要力求意見觀點一致,不要把矛盾暴露給子女。或將矛盾轉嫁給子女,影響家庭的團結,老夫妻的恩愛和諧常給子女媳婿們作出榜樣。如遇到一方在性格上的大變,一反常態,則應密切觀察其它方面的改變,如情緒的穩定性、判斷分析和計算能力是否正常,以便考慮有無老年癡呆癥的可能,及早就醫。
老年慢性病怎樣療養
老年人的慢性病很多,無論哪一種病都需要以養為主。所謂療養包括藥物及各種醫療措施、療養生活與療養環境以及自身的療養態度等方面。前兩者是醫生和家屬的事,關鍵在于后者: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