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養生篇
每年的陽歷9月7至9日為白露。白露是個典型的秋天節氣,從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名。農歷言:“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此時太陽黃經為165度,由于天氣已涼,空氣中的水氣每到夜晚常在樹木花草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鳥類也開始做過冬準備。《禮記·月令》篇記載這個節氣的景象“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是說這個節氣正是鴻雁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征。
同為白露節氣,在我國的不同地區其景致也有所不同,北方已是水汽凝結,而南方有些地區仍是花香四溢,曾有“白露時分桂飄香”的說法。白露節氣還有忌風雨的說法,如“白露日東北風,十個鈴子(棉桃)九個膿;白露日西北風,十個鈴子九個空,”等等,在這條條諺語中,不難看出農民朋友們對節氣的重視。
白露節氣已是真正的涼爽季節的開始,很多人在調養身體時一味地強調海鮮肉類等營養品的進補,而忽略了季節性的易發病,給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機體的損傷,影響了學習和工作,在此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白露節氣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特別是對于那些因體質過敏而引發的上述疾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凡是因過敏引發的支氣管哮喘的病人,平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見的有帶魚、螃蟹、蝦類,韭菜花、黃花、胡椒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高鈉鹽飲食能增加支氣管的反應性;在很多地區內,哮喘的發病率是與食鹽的銷售量而成正比,這說明哮喘病人不宜吃得過咸。在食物的屬性中,不同的飲食有其不同的“性”、“味”、“歸經”“升降沉浮”及“補瀉”作用。不同的屬性,其作用不同,適應的人群也不同,因此,每個人都要隨著節氣的變化而隨時調節飲食結構。
飲食作為保健措施首先是以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為目的,而飲食對人體的滋養作用,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保健預防措施。合理安排飲食可保證機體的營養,使人體的五臟功能旺盛、氣血充實,如《內經》所言:“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即人體正氣旺盛時,邪氣就沒有機會侵襲肌體,自然也就會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如果體內缺少某些營養成分,就會導致疾病。如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缺少就會引起肝功能障礙;缺少某種維生素就會引起夜盲癥、腳氣病、口腔炎、壞血病、軟骨病等;若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缺少鈣質會引起佝僂病,缺少磷脂會引起神經衰弱,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缺鐵會引起貧血,缺鋅和鉬會引起身體發育不良等。只有通過食物的全面搭配,或有針對性地增加上述食物成分才能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中醫前輩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用動物肝臟預防夜盲癥, 用海帶預防甲狀腺腫,用谷皮、麥麩預防腳氣病,用水果和蔬菜預防壞血病的記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