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飄出百草香
中醫文化:唐詩飄出百草香
唐詩是我國古代文化一顆璀璨的明珠,不僅是文學史研究的瑰寶,而且是藥學史研究的奇葩。唐詩所載藥材資料琳瑯滿目,可謂中藥“百寶庫”,主要涉及藥材品種、種植、采收、售賣、功效等,其中采藥、種藥的信息頗多,現略舉數列以饗讀者。
采藥之詳微
宋之問《陸渾山莊》(《全唐詩》卷52):“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藥行”描寫了采藥的環境是幽靜的山林。王績《黃頰山》(《全唐詩》卷37):“步步攀藤上,朝朝負藥來”記載了攀藤采藥的艱辛。孟浩然《白云先生王迥見訪》(《全唐詩》卷159):“居閑好芝朮,采藥來城市”寫出了采藥的目的是為了到市井中出售。
此類詩歌中,王績的《采藥》(《全唐詩》卷37)頗富代表性:“野情貪藥餌,郊居倦蓬蓽。青龍護道符,白犬游仙術。腰鐮戊己月,負鍤庚辛日。時時斷嶂遮,往往孤峰出。行披葛仙經,坐檢神農帙。龜蛇采二苓,赤白尋雙術。地凍根難盡,叢枯苗易失。從容肉作名,薯蕷膏成質。家豐松葉酒,器貯參花蜜。”詩句所含信息極為豐富:“野情貪藥餌”寫了采藥者對藥物的癡迷,尤其是“野情”和“貪”刻畫了采藥者癡迷程度之深;正因為如此,即便居住在簡陋的屋子里也無所謂;“青龍護道符,白犬游仙術”表明了采藥者的身份是術士和道士;“腰鐮戊己月,負鍤庚辛日”明確了采藥的時間和所使用的工具;“時時斷嶂遮,往往孤峰出”說明了采藥的地點和路線;“行披葛仙經,坐檢神農帙”指出了采藥還需要藥書來指導;“龜蛇采二苓,赤白尋雙術”意思是通過讀藥書知道了什么樣的病需要采什么樣的藥,比如真武湯要采豬苓或茯苓、赤白痢要采蒼白二術;“地凍根難盡,叢枯苗易失”說明采藥要受到氣候和季節的影響,土壤結冰就不利于采藥物的根、枝葉枯萎就不便于找到藥苗;“從容肉作名,薯蕷膏成質。家豐松葉酒,器貯參花蜜”則是記述了采藥的豐碩成果:蓯蓉肉、薯蕷膏、松葉酒、參花蜜。《采藥》詩從對藥物的癡情態度到采藥的時間和工具,再到采藥的地點和采藥需閱讀藥書、把握季節和氣候,再到采藥的收獲,幾乎關注了整個采藥的過程,其描寫之細微、詳實之程度可敬可嘆。
種藥之怡然
唐詩中還有許多具體種哪種藥的詩句。王維《春過賀遂員外藥園》(《全唐詩》卷127):“前年槿籬故,新作藥欄成。香草為君子,名花是長卿”說明藥園種有君子蘭和徐長卿;錢起《山居新種花藥,與道士同游賦詩》(《全唐詩》卷236):“種蘭入山翠,引葛上花枝。……新泉香杜若,片石引江蘺。……但令黃精熟,不慮韶光遲。笑指云蘿徑,樵人那得知。”顯然,詩人種有蘭草、葛、杜若、江蘺、黃精、云蘿等藥草;杜甫《太平寺泉眼》(《全唐詩》卷218):“何當宅下流,馀潤通藥圃。三春濕黃精,一食生毛羽。”太平寺藥圃種有黃精。還有較為籠統描寫種藥的詩句。劉長卿《秋日夏口涉漢陽,獻李相公》(《全唐詩》卷149):“鼎罷調梅久,門看種藥勤”透露出種藥者忙碌的身影;李嘉祐《題王十九茆堂》(《全唐詩》卷206):“滿庭多種藥,入里作山家”寫出了種有滿園藥苗的事實;白居易《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全唐詩》卷439):“藥圃茶園為產業”則是種藥規模大的真實寫照。岑參有關種藥的詩尤多,如“種藥疏故畦,釣魚垂舊鉤”(《送許拾遺恩歸江寧拜親》,《全唐詩》卷198)、“終日看本草,藥苗滿前階”(《梁州對雨懷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時疾贈余新詩》,《全唐詩》卷198)、“為我多種藥,還山應未遲”(《虢州送鄭興宗弟歸扶風別廬》,《全唐詩》卷198)、“ 種藥畏春過,出關愁路賒”(《送陳子歸陸渾別業》,《全唐詩》卷200)等。岑參的詩既有種藥的技術如“疏故畦”,又有種藥要注意把握時節如“畏春過”,還有種藥之規模如“滿前階”。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