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游醫十八漢
江湖游醫十八漢
江湖,本是地域概念,是指河流湖泊。隨唐以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水路的開通,漕運的發達,那些長年游走于河川、湖泊、水道販運糧食、鹽、絲棉的生意人,他們長期“把客當家,把家當客”,就自稱是“走江湖”、“跑碼頭”。后來,一些說書、唱戲、玩雜耍的,販賣山貨、藥材的,靠醫卜星相討生活的人,他們走南闖北,四海為家,游走八方,就自謂是“闖蕩江湖”、“流落江湖”。據鄭州文史資料記載,江湖行當就有8個大類:即“十八漢”“十八綽”“十五金”“十二馬”“十戀”“十疃”“九俐”“六風”及幾十個不入流的小寡門。“十八漢”就是“漢”生意的18個種類,“漢”生意指的就是江湖游醫及販賣各種藥物的行當。
妥漢指兜售狗皮膏藥的人。在老墳崗賣膏藥的,以洛陽膏藥的買賣最為活躍,售貨多是洛陽白馬寺平樂村郭家的膏藥、彰德府的狗皮膏藥,左莊的接骨膏藥和長垣縣膏藥,他們在賣膏藥之前多先耍幾套小把戲,或演練幾路拳術,用以招徠觀眾,然后,再兜售膏藥。有的在大街人多之處,支起藥鍋,現場熬制,現場試貼。
姜漢指賣英雄大力丸的。吆喝說大力丸能治百病,有病治病,無病健身,吃了大力丸能使人身體健康并永駐青春。
粒漢指賣筋骨跌打丸的。吹噓他的跌打丸效果最好,能活血化瘀,能理筋,能止疼、能消腫,對外傷所致的傷筋動骨,跌打損傷,肢體癱瘓,關節不利,風濕骨痛等病,可藥到病除。
神漢指那些化裝成名山名剎的出家人,以和尚的身份進行兜售藥物的人。在老墳崗一帶就有“神漢”謊稱自己是少林高僧,華山道長,五臺山長老,九華山和尚,靜虛尼姑等,甚至是招貼山門,有名有號,他們時而走街串巷,時而擺攤設點,都說自己所售藥物是用佛傳秘方煉制而成,是治病防病的靈丹妙藥。
術漢指化裝成道士,冒充武當正宗、南陽臥龍真傳,三山五宮觀廟宇門徒,在老墳崗賣藥化緣。
戲漢指化裝成少數民族兜售名貴藥材的人。如化裝成藏族人兜售藏紅花,化裝成鄂倫春人兜售人參,化裝成蒙古人兜售鹿茸,化裝成維吾爾族人兜售牛黃、蟲草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