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引圖》流轉的生命訊息
《導引圖》流轉的生命訊息
穿越2200余年的歷史風塵,素手捧讀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彩繪帛畫,44個不同姿態和動作的男女老少站成4列,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他們的頭發整齊盤起或是戴著便帽,腳上穿著尖角形鞋履。其中多數人身著褶侉(褲)式的無絮短袍,也有人身著禪儒式衣裳(即單層的連衣裙服裝)或短侉(褲)、短裳(裙),還有少數幾位赤裸著上身。更能吸引我們的是他們豐富、生動、活躍的體態,44種姿態、44個動作串連成一片行云流水的世界,在時光斑駁的畫卷中舒展流轉,傳遞著神秘的生命訊息。這幅內涵深厚的出土帛畫正是聞名于世的《導引圖》,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細細解讀這張被歷史典藏的珍圖。
導引作為一種傳統養生、保健和療疾的有效手段,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之一。據宋代羅泌《路史·前記》記載,早在上古“陰康氏”時代,由于水路失于疏泄,先民長期生活在潮濕惡劣的自然環境當中,濕寒陰氣凝于體內,因此得了一種筋骨萎縮、腿腳發腫、活動不靈的疾病。于是,有人便創造了一種類似舞蹈的鍛煉身體的方法,“教人以引舞以導之”,這便是后來“導引”的由來。“導引”一詞最早見于《莊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這里對于導引的具體描述即“狀如熊之攀枝,鳥之伸腳”,通過模仿熊、鳥的活動形態來伸展肢體,調和氣血,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對于“導引”的解釋,古籍中有各種不同的記載,有的解釋為呼吸運動,有的解釋為肢體運動,有的則認為導引包括呼吸運動和肢體運動。而從馬王堆《導引圖》來看,畫中不光有模仿“熊經”、“鳥伸”等動物形象,還有其他類型的肢體運動和多種呼吸運動,而且還有些人像在做瞑目存想狀。所謂瞑目存想即是集中意念來感受、對話自己身體的某一個部位包括大自然的某種美好景象,從而使自己心情舒暢,并可通過存想治療疾病。綜合上述各種說法,我們一般認為“導引”是呼吸運動、肢體運動和意念活動三者相結合的一種宣導氣血、引治疾病的保健功。
對于導引的功能,古代醫家和養生家各有說法。現代中醫學認為,導引的作用是通過各種練功手段進行鍛煉和活動,加強人體的氣化作用實現的,可以對機體起到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培植真氣、強筋壯骨的作用。“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導引正是根據人體陰陽盛衰情況,通過對應的運動形式和手段,若陽氣旺盛則以靜式為主,若陰氣旺盛則以動式為主,從而動靜結合,外動內靜,動中求靜,達到“動靜互根,陰陽平秘”的狀態。同時,導引還能通過肢體運動和呼吸吐納等手段,促進人體氣血交換,激發“經絡之氣”,疏通或強化經脈,使得氣血趨于順暢調和。導引的許多功法都有調呼吸、促消化、培育真氣的作用,古代更有“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的說法。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