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化:冬季美食“紅姑娘”
中醫文化:冬季美食“紅姑娘”
“紅姑娘”的學名叫酸漿,還有燈籠草、姑蔫兒、苦姑娘、苦精、洛神珠、掛金燈、泡泡草等多種稱謂,是藥食兩用保健型野生水果。原產于中國,在南北方均有分布,春夏之際開花結果,深秋時節果實成熟。果衣、莖葉極苦,全草均可入藥,有清熱解毒等功效,果實可生食,也可以制成飲料飲用。

由于氣候對環境的影響,紅姑娘在南方很難覓到蹤跡,現在多分布于東北地區。在東北,人們很早就認識到野生紅姑娘的藥用價值,許多民間驗方中都有她的影子,如:紅姑娘與蜂蜜蒸食,可治療風熱咳嗽。在北方沙化地區,紅姑娘發達的根系可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大面積種植可以保護環境,緩解水土流失現象。早些年東北女孩子之間流行一種叫“鬼燈”的游戲,就是把紅姑娘果實部分小心翼翼從臍孔中擠出,剩下空囊部分,然后放在口中吹咬,發出一種怪怪的聲音。
早在公元前300年,我國先民就認識到紅姑娘的藥用價值,《爾雅義疏》中記載:“苦葴,今呼苦精,聲相轉也……寒漿,亦為酸漿之聲轉,且藥性亦寒。民間多以‘姑娘’名之。”紅姑娘在明朝就已經廣泛應用于醫療實踐,《本草綱目》等藥典對紅姑娘多有記述。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紅姑娘具有清熱解毒、消炎利尿、利咽化痰、清肺止咳等多種功效,可治療黃疸型肝炎、咽喉腫痛、風熱咳嗽、小兒百日咳、痛風、糖尿病等諸多疾病。紅姑娘與茶同飲能明目醒腦、降低血脂、穩定血壓。值得注意的是,紅姑娘是安宮保胎的大忌,孕婦是絕對禁止食用的。
紅姑娘不僅是治療各種疾病的一味良藥,還是營養豐富、味道獨特的一道美食。在北方地區,人們在秋季采摘紅姑娘果實串成串兒,放到房頂上或掛在屋檐下,經過寒霜歷練的果實味道酸中微微透苦,苦中含甜。根據現代科學檢測,紅姑娘含有豐富的酸漿醇、酸漿果紅素、胡蘿卜素、枸櫞酸、生物堿等營養物質,含有十余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等微量元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西紅柿的6倍以上。冬季常吃紅姑娘,對人體大有裨益。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