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醫的脈診
藏醫的脈診
藏醫的診斷方法,主要包括望、觸、問三診。望診是察看病人的體型、膚色等外在的體征,其中尿與舌是重點觀察對象;觸診是觸摸全身的寒熱,皮膚的潤燥、凸起等,切脈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問診即詢問病因、患病的時間、患病部位、癥狀等。一般來說,對一種疾病的診斷,必須綜合運用各種診斷方法,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藏醫脈診要求患者在脈診的前一天禁食酒肉等難消化或性溫、性涼的飲食,保持良好的起居飲食習慣和情緒,脈診時間選在朝陽初露時,脈診時患者不要講話,不要突然閉氣,以免影響脈搏。
藏醫診脈的部位,與中醫相似,但略有差異。中醫診脈以腕后橈骨頭莖突出處為“關”,關之掌側為“寸”,關之肘側為“尺”,三個部位順序以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寸關尺。藏醫診脈也有沖、甘、恰之分,也用食、中、無名三個指頭分別按診沖、甘、恰三部,但藏醫的寸,位于腕后第一橫紋一寸之處,藏醫以大姆指末節的長度為一寸。因此,藏醫的診脈部位較中醫略偏向肘窩部,這是二者差異所在。另外,中醫是先診一側之后,再診另一側之脈,藏醫有時同時以左右雙手診患者雙側之脈。對于危重病人的生死預后,藏醫在足背部的跌陽脈診斷,因為足脈與心臟距離最遠,臨死前脈先從邊遠之處收束。藏醫按脈輕重,與漢族醫學也有不同之處。漢族中醫診脈時,三指同時用力,分浮、中、沉三種力量切脈,藏醫雖也有輕、中、重之分,但卻是指候沖脈處應輕按,候甘脈處應中按,而候恰脈處則需重按。藏醫認為,脈象可以反映人體臟腑的狀態。就性別而言,藏醫診男性之脈以其左手之脈為準,用醫生右手三指診切;女性患者則用右手就診,醫生以左手三指切脈。再診另一只手的脈作為參考。
人體正常脈象有陰脈、陽脈、中性脈三種。陽脈的脈勢粗壯而搏動緩慢,陰脈的脈象細而搏動迅速,中性脈流長而光滑,柔和而不疾驟。在診脈之初,醫生必須首先辨明患者脈象正常時是屬陽、屬陰或是中性。一般來說,女子多為陰脈,男子多為陽脈,而中性脈則男女性均可見到。所以必須詳加考察,先辨清平脈,才能分清病脈。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