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醫常用外治法第 3 頁
(十)火針療法
視疔、癀大小,選用特制的不同規格的鐵針,然后估量疔、癀頂端與根部的距離,用卡子卡在針尖適當部位(避免刺入過深或不及),將鐵針燒紅從疔、癀頂端垂直刺入,當速進速出。主治疔、癀類疾病。
(十一)抹酒火療法
在粗瓷碗內倒適量白酒點燃,醫者用手不斷蘸燃燒的白酒敷于患處,并施以摸、拍、揉、捏等手法。主治風濕麻木,關節疼痛、軟組織損傷等。
(十二)燒藥火療法
取綠豆大小的硫黃,或米粒大小的麝香置于選定部位,用火媒子將其點燃,燒至患者不能忍受時去掉。此法具有較強的散寒除濕止痛之功。
(十三)紙媒筒療法
取5寸長竹筒1個,同草紙浸透熔解后的蠟,裹于竹筒的一端,另一端罩住肚臍,然后點燃蠟紙,至蠟紙燒盡。主治小兒腹脹、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等。
(十四)外敷療法
根據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藥物和制劑敷于選定部位以治療疾病。
1.用鮮藥搗爛外敷患處或肚臍?芍纹つw、筋骨、關節、臟腑疾病。
2.用桐油煎雞蛋制成蛋餅,趁熱敷于臍腹上。
3.取活雞1只,剖開胸腹趁熱仆在患者胸腹上。此兩法主要用于各種冷病。
4.將小雞崽與鮮接骨藥共同捶爛搗絨,敷于骨折部位,可以接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