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醫脈診
蒙醫脈診
醫生通過手的感覺進行診斷,進一步明確望診和問診所不能肯定的問題,包括脈象、溫度、壓痛、位置、大小、輪廓、移動性、表面性質、硬度等。其中診脈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蒙醫診脈是在前臂腕內橫紋上一寸橈骨頸突內,將橈動脈分成食指下寸、中指下關、無名指下尺三部。每部又分寸浮(取皮)、關中(取肌)、尺沉(取骨)的壓力進行診脈。患者左手(醫生用右手)寸下診心臟、小腸,關下診脾、胃,尺下診左腎、三舍。患者右手(醫生用左手)寸下診肺、大腸,關下診肝、膽,尺下診右腎、膀胱。女性患者寸下的診脈法,與男子相反,即女子右手寸下診心臟、小腸,左手寸下診肺、大腸。
通過診脈可以判斷疾病的性質。
熱病總脈象為實、洪、滑、數、弦、緊。實脈為壓之感覺堅實,如實熱癥、搏熱癥等;滑脈為壓之滑而清楚,如血熱癥;弦脈為壓之有細而緊的感覺,如協日熱及心臟熱癥之脈;數則指脈搏快;洪是指有粗闊的感覺,如虛熱癥、瘀癥之脈;緊是指壓之硬而有力,多見于傷熱癥。
寒癥脈象為微、沉、弱、遲、虛、空。微是指脈象不清楚,虛脈是指壓之搏動減弱,以上兩種多見于寒性痞癥;弱脈是指搏動不明顯的脈,多見于浮腫癥;遲脈是指脈搏次數少,多見于寒性黃水癥;沉脈是指用力才能切到,多見于寒性水腫、水鼓癥;空脈是指壓之消失,見于赫依病。
總的說來,赫依病脈象壓之空虛,時有停頓。協日病脈象為細、強而有力。巴達干病脈象為沉、弱、遲。血病脈象為實、滑。黃水病脈象為發顫感。蟲病脈象有扭轉感。
各種脈象如再加有發顫,并伴時而停止等現象,則為危癥脈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