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醫的飲食療法
蒙醫的飲食療法
蒙古族人口480.6萬,主要聚居于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自古以畜牧和狩獵為主要經濟手段,被稱為“馬背民族”。蒙古族擅長烤、煮、燒,以肉奶制品為主食,并且嗜飲奶茶及馬酒。蒙古族飲食療法是蒙醫的傳統療法之一。蒙古族人民中流傳著這樣一句民間諺語:“病之始,始于食不消;藥之源,源于百煎水”。諸如奶食、肉食、骨湯之類,只要食用適當,都可以起到滋補、強身、防病、治病的作用。這是古代蒙古人從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飲食療法的前身,在《蒙古秘史》中也有這方面的記載。
蒙醫飲食包括糧食類、肉食類、油脂類、乳食類、蛋類、水果類、蔬菜類、奶類制飲料、茶類、酒類等近200種。開發利用蒙醫飲食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如:在蒙醫飲食療法理論基礎上,對"酸馬奶療法"的研究已由傳統制作工藝、實驗研究提高到臨床應用的研究上。
酸馬奶療法從十三世紀以來名揚四海,它在蒙醫飲食療法中占有獨特而重要的位置。自從十三世紀以來,隨著蒙古族畜牧業經濟的發展,酸馬奶和其他奶食品釀造技術也迅速提高。維廉·魯布魯克在他游記的《關于韃靼食品》一節里寫道:"在夏天,只要他們還有Koumiss(酸馬奶)酒,他們根本不關心任何其他食物。"普蘭·卡爾賓也描寫了他在參加貴由可汗登極典禮的情景;直至中午前后,他們就開始喝酸馬奶,一直喝到傍晚,他們喝得如此之多,真是令人吃驚的。隨著飲用酸馬奶的范圍的擴大,用酸馬奶來治病的經驗也逐步豐富起來,也有了一定的理論指導。例如《飲膳正要》把馬乳的作用闡述為“性冷、味甘、止渴、治熱”。
酸馬奶由馬奶發酵制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多種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具有強身、治療各種疾病的功效。實驗研究和臨床研究都證明了酸馬奶對高血壓、冠心病、癱瘓、肺結核、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癥、結腸炎、腸結核、糖尿病等癥的預防和治療作用非常明顯,尤其對傷后休克、胸悶心前區疼痛療效顯著。其開發利用潛力很大。
除此這外,沙棘有明顯的止咳祛痰、活血散瘀、消食化滯等功能,經化學分析和藥理實驗,目前已研制開發出沙棘飲料等各種健身飲料和美容化妝品。飲茶是蒙古族的最大嗜好之一,茶葉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族最喜歡的傳統飲料,一日三餐都要喝茶。不僅有飲用茶樹所產的各種茶葉的傳統,而且還有把其他植物用作茶葉的傳統。據有關資料,內蒙古地區蒙古族民間傳統利用的茶用植物約有12科28種,其中有些種類的茶用部位亦入藥,通過進一步的分析研究,選擇出藥用價值較高的種類,可以開發新藥物和藥用茶。此外,還有杏仁、麥飯石等重要蒙藥材,亦已經研制開發利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