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傳秘方集三(242--343篇)第 7 頁
301.飛蟲:有飛蟲狀似蠶蛾而大有鉗劇,見人飛逐,以水噀之軟而伏。或噀不及為所中急嚼茜草根敷瘡則差。否則毒氣貫心死。
302.附治婦人血塊良方。此方有人服過極見神效。正田七二錢研末 當歸四錢煎酒沖服。
303.橫痃:生于胯旁俗名橫寸,百發百中單方。蜂窩三錢 蛇皮五錢 頭發一束共燒灰雞蛋清燒酒沖調熱貼患處。亦可內服。
304.疔瘡:李侍郎傳唇上生疔,遲則殺人。速服疔毒奪命湯。細看大腿灣有紫黑筋用針刺破出血,疔上用白菊花葉搗蜜敷之。內服急救疔毒奪命湯,并治發背對口大毒。方用生地黃 苦參 元參 柴胡 龍膽草 槐花 青木香各三錢 水酒煎服。在頭加川芎,在手加銀花,在下部加牛膝,腰加桔梗,前后加杜仲。
305.秘傳萬應膏藥妙方:蔡桂培先生傳鈔秘方靈驗無比。萬應膏藥方專治瘰癘瘡疽無名腫毒,肚痛風濕,風癱太陽風等癥貼之無不立愈。
當歸四錢 白芨三錢 羌活三錢 白蘞三錢切片 黃柏三錢 白蘚皮三錢 連翹四錢 木筆三錢 白芷三錢 草節三錢 花粉三錢 大黃三錢 蒼術切片四錢 銀花四錢 生南星三錢 生半夏四錢 炮山甲三錢 生川烏切片三錢 川陸三錢 獨活三錢 山茨菇三錢 薄荷三錢 川連四錢 桃仁切片三錢 蒼耳子四錢 生草烏切片三錢 歸尾三錢 角刺三錢 生桃枝一兩 生棗枝一兩 生柳枝一兩 生桑枝一兩。以上各藥計三十二味,用定凈大磨麻油浸過數日。然后用新鑊一只連油并藥齊煎。用桑柴燒之。其藥煎藥渣如炭色方可取起,用竹篩隔清藥渣。稱準藥油若干。照法加線丹熬膏。如藥油一斤則落線丹半斤,總之照油折半線丹為度。未熬膏以前先加藥散三味正血竭 乳香 沒藥各四錢 先用新鑊一只選擇黃道上吉日,自己務要潔誠,先將血竭 乳香 沒藥 藥散三味放在鑊心后將藥油倒在其上。用平和火熬之。用桑木棍不停手撈藥油以免藥油并藥散沉底較見焦辣。俟至藥油熬滾然后將線丹稱準勻勻而下。或用羅斗篩搖下更見均勻矣。線丹乃系黃丹須要選其上好丹,研極幼細方可用。此丹先要清水漂浸月余或二十余天。每日換清水一二次去清鹵咸氣。其丹愈漂久功力愈大。自己如不能為,即請藥鋪老誠者照法配藥加散并丹煎熬。萬不可以原丹未經水漂即輕用之。不但無功反恐有損耳。君子慎之。凡知煮膏必明此法。廣傳大眾功德無量 .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