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來拯救你,民間中醫第 5 頁
曹東義認為,藥品管理法的立法本意應該是為了保護廣大群眾用藥安全,有利于中醫藥的傳承和創新,而不是不問效果,刻意壓抑中醫藥的發展。反之,則造成中醫藥不能姓“中”的現狀。
以中醫院制劑室為例,過去能制丸、散、膏、丹、口服液等多種制劑,但突然按照西醫那一套標準來改造,好幾十萬投進去之后就變成只能制一個膠囊的制劑室。“現在別說申請藥了,申請一個制劑就得上百萬,這讓基層中醫院如何支持中醫藥發展創新?”曹東義說。
他認為,要支持和發展中醫藥,就應放開中醫院院內制劑的種種限制,取消審批制,執行“備案制”,放開中藥制劑的價格,這樣才能保護中醫藥的創新能力。“不能用制作西藥的標準來要求中藥,不能把中醫師研制的中藥制劑‘按成本核算’,而不計其知識產權和價值。”曹東義說。
趙建成也表示,中藥審批限制越多,中醫就越難發展起來,應制定一套適應中醫發展的中成藥審批制度,簡化審批手續,降低門坎。“審批中藥要以臨床療效作為主要標準,而不是以西醫的藥物成分分析為主要標準。反之會增加了中藥審批難度,使許多民間的好藥不能服務于社會、服務于患者。這是時代的悲哀,也已極大地阻礙中醫藥的發展。”趙建成說。
中藥西治vs中醫姓“中”
中醫立法如何保障中醫藥生存與創新空間?
陳其廣稱我國目前的中藥管理現狀為“中藥西治”。盡管國務院1988年將國家中醫管理局更名為“中醫藥管理局”,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至今仍管不了藥,而是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用西藥的管理辦法來對待中藥,導致“中藥西治”現狀。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