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和提高民間中醫提供出路
浙江金華艾克醫院中醫師孫尚見拜中國中醫研究院周超凡研究員為師,并在杭州舉行拜師儀式,這件事看似平常,但它把尊重和培養民間中醫光明正大地帶進和諧社會。
中醫和中醫教育一直像母雞和雞蛋一樣同時存在,不可分割,古代的中醫教育最初是單一的師承制度。父子相授,師徒相授,學術相傳,門戶相繼。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魏和劉宋政權首先創辦集體的醫學教育即學校教育,以后,唐代有太醫署(其規模達340~380人),宋代有太醫局,清代有太醫院,“師帶徒”作為最廣泛的教學模式在民間代代相傳。
20世紀50年代初,為了彌補中醫學校教育的不足,突擊搶救中醫人才,衛生部門曾提出“50萬中醫帶50萬徒弟”的設想,各地紛紛響應,師徒情緒十分高漲,但終于因為這樣一個號召未能取得計劃經濟的人事指標,培養出來的學徒沒有學歷、沒有身份、不管分配工作,許多人的結局相當悲涼。80年代,在當時衛生部部長崔月犁的大力倡導下,中醫的師承教育重新提上議事日程,并在90年代初由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人事部聯合召開了拜師大會,但只是解決了公立醫院內國家編制的中醫隊伍部分人員“名師帶高徒”的問題。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政府對民營醫院采取逐步開放的政策,但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人們思想觀念上往往把在編的、國家的、公立的、正宗的、主流的與編外的、民間的、私營的、在野的、另類的分得太清。我們有些地方干部缺乏一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賓,莫非王臣”的博大胸懷。事實上,在編醫生、民間醫生,都是在為人民健康服務,在一個和諧社會里,大家都是一視同仁的公民;在一個學習型社會里,大家都有學習進步的權利;在一個提倡公平性的社會里,大家都有晉升向上的機會。今天我們關心民間醫生的業務學習,正是出于這樣一種理念。同時,這也是為了充分發揮師長的特長。
周超凡研究員1963年畢業于上海中醫學院,長期擔任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治則治法研究室主任,但從未脫離臨床,醫術相當高明,而且在中藥新藥的評審方面造詣尤深。但他和國內著名中醫陸廣莘等一樣,都是中醫研究院的研究員,研究員的身份掩蓋了他們的臨床聲譽,因而未列入前后500名帶高徒的名師之中。今孫尚見求知而得“真神”,拜周超凡為師,亦給周超凡先生提供了一個釋放能量的機會。
中國的中醫事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我們面前的任務光榮而又艱巨。漢武帝說,“成非常之事,必由非常之人。”中醫界應該有巨大的魄力,來完成振興中醫的宏偉任務。就民營醫院和民間中醫來說,我們應該大大加強關心、支持和管理的力度,拜師培養提高僅僅是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現在是信息社會,“網絡今非昔比,精彩無處不在。”遠程教育的條件已比較成熟,但師徒之間在完成教學任務方面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妥善處理,例如身處兩地的師徒在頭三年內面授時間與面授方式的安排,如何請老師參與疑難病的會診和指導,如何聽取老師對醫學文獻的導讀和講解,如何指導結業論文的寫作等等,都需要用新的思維和新的方式適當解決,防止拜師任務受到挫折或半途而廢。總之,孫尚見拜師有理,周超凡授徒有方。這件事在當代具有積極意義和啟示作用。
中醫和中醫教育一直像母雞和雞蛋一樣同時存在,不可分割,古代的中醫教育最初是單一的師承制度。父子相授,師徒相授,學術相傳,門戶相繼。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魏和劉宋政權首先創辦集體的醫學教育即學校教育,以后,唐代有太醫署(其規模達340~380人),宋代有太醫局,清代有太醫院,“師帶徒”作為最廣泛的教學模式在民間代代相傳。
20世紀50年代初,為了彌補中醫學校教育的不足,突擊搶救中醫人才,衛生部門曾提出“50萬中醫帶50萬徒弟”的設想,各地紛紛響應,師徒情緒十分高漲,但終于因為這樣一個號召未能取得計劃經濟的人事指標,培養出來的學徒沒有學歷、沒有身份、不管分配工作,許多人的結局相當悲涼。80年代,在當時衛生部部長崔月犁的大力倡導下,中醫的師承教育重新提上議事日程,并在90年代初由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人事部聯合召開了拜師大會,但只是解決了公立醫院內國家編制的中醫隊伍部分人員“名師帶高徒”的問題。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政府對民營醫院采取逐步開放的政策,但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人們思想觀念上往往把在編的、國家的、公立的、正宗的、主流的與編外的、民間的、私營的、在野的、另類的分得太清。我們有些地方干部缺乏一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賓,莫非王臣”的博大胸懷。事實上,在編醫生、民間醫生,都是在為人民健康服務,在一個和諧社會里,大家都是一視同仁的公民;在一個學習型社會里,大家都有學習進步的權利;在一個提倡公平性的社會里,大家都有晉升向上的機會。今天我們關心民間醫生的業務學習,正是出于這樣一種理念。同時,這也是為了充分發揮師長的特長。
周超凡研究員1963年畢業于上海中醫學院,長期擔任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治則治法研究室主任,但從未脫離臨床,醫術相當高明,而且在中藥新藥的評審方面造詣尤深。但他和國內著名中醫陸廣莘等一樣,都是中醫研究院的研究員,研究員的身份掩蓋了他們的臨床聲譽,因而未列入前后500名帶高徒的名師之中。今孫尚見求知而得“真神”,拜周超凡為師,亦給周超凡先生提供了一個釋放能量的機會。
中國的中醫事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我們面前的任務光榮而又艱巨。漢武帝說,“成非常之事,必由非常之人。”中醫界應該有巨大的魄力,來完成振興中醫的宏偉任務。就民營醫院和民間中醫來說,我們應該大大加強關心、支持和管理的力度,拜師培養提高僅僅是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現在是信息社會,“網絡今非昔比,精彩無處不在。”遠程教育的條件已比較成熟,但師徒之間在完成教學任務方面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妥善處理,例如身處兩地的師徒在頭三年內面授時間與面授方式的安排,如何請老師參與疑難病的會診和指導,如何聽取老師對醫學文獻的導讀和講解,如何指導結業論文的寫作等等,都需要用新的思維和新的方式適當解決,防止拜師任務受到挫折或半途而廢。總之,孫尚見拜師有理,周超凡授徒有方。這件事在當代具有積極意義和啟示作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