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中醫是中醫藥事業的強大助力
據報道,因不滿被取消個體醫師行醫資格,9月10日下午,200余名來自某地各鄉鎮及區市的個體醫生在該省衛生主管部門大門前游行請愿。請愿者多為40歲以上的個體醫師,其中不乏60多歲的老者。據游行者介紹,1998年衛生部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要求執業醫師要有正規醫學學歷,從而通過考試淘汰了大部分個體醫生的從業資格。 而這些醫師表示,新的《執業醫師法》仍承認1998年以前獲得的醫師證,所以相關部門取消已經獲得醫師證個體醫師的從業資格不合法。為此,這些醫師長期進行維權活動,一直未獲明確答復。
今年4月,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王國強曾指出,在一些地區存在確有一技之長和實際本領的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人員,長期為農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但由于各種原因,他們暫時還不具有有效的行醫資格。對于這些人,需要慎重對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衛生部正在部署實施試點方案,將符合一定條件的具有一技之長和實際本領的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人員納入鄉村醫生管理,以解決他們的執業資格問題,更好地發揮他們在農村衛生服務中的作用。
在筆者看來,民間個體中醫對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今年年初,業內曾經對中醫藥教育、培訓體制提出了諸多質疑,認為照搬西醫的方法來教育、管理中醫是錯誤的。這樣造成的后果就是中醫、中醫院的西醫化。相較而言,民間中醫則比較“正統”,從“固本培源”的角度來講,民間中醫顯得十分重要。
另外,在新農合的推進過程中,中醫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實上,長期工作在農村的中醫師中,民間個體中醫占了不小的比例。
所以,民間中醫需要的是有針對性的監管體系,這種體系要區別于西醫。常年工作在基層,具有一定口碑的老中醫如果僅僅因為沒有通過考試而丟掉飯碗,損失最大的是基層的廣大患者,也是中國的中醫藥事業。(邊晨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