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氣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第 3 頁
古代哲學中的氣別陰陽,以成天地,天地之氣升降交感,陰陽上下合和而生養萬物的觀點,對中醫學氣學理論中關于人氣分陰陽,陰陽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協調維持人體生命進程等理論的產生,起了積極的影響。由精化生并與吸進的自然界清氣相結合而形成的一身之氣,《內經》稱為“人氣”,根據其運動趨勢和所發揮的作用,可分為陰氣與陽氣:陰氣主涼潤、寧靜、抑制、肅降;陽氣主溫煦、推動、興奮、升發。陰陽二氣的運動和功能有序諧和,平衡穩定,人體則健康無病。如《素問•調經論》說:“陰陽勻平……命曰平人。”
人氣在體內不斷升降出入運動的認識,可能來源于古人在“導引”、“氣功”鍛煉中對自身之氣上下運行的體悟,但無疑也與古代哲學的氣學思想的滲透有關。古代醫家運用類比思維,將人體比作一個小天地,認為人體內的氣,與宇宙中的天地之氣相同,也在人體內不斷地升降出入運動,以維持機體的生命活動。宇宙中的天地之氣的運動規律是: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即陽降陰升,交感合和,協調有序。人氣的運動規律也類同天地之氣,在下之氣升,在上之氣降,即陰升陽降,協調共濟,暢達有序。如心火下降,肺氣肅降,猶天氣下降;腎水上濟,肝氣升發,猶地氣上升。如此則維持了心腎水火協調共濟,肺肝二氣運行有度。而脾氣主升,胃氣主降,斡旋諸氣于人體之中,是人體氣機升降之樞。人體之氣的運行協調有序,稱為“氣機調暢”,標志著人體的生命活動穩定有序。
人體中的氣是感應傳遞信息之載體的認識,無疑是受古代哲學中氣是宇宙萬物之聯系中介思想的影響。人體內各種生命信息,皆可通過在體內升降出入運行的氣來感應和傳遞,從而構建了人體之內各臟腑經絡組織器官之間的密切聯系。外在的信息感應和傳遞于內在的臟腑,內在臟腑的各種信息反映于體表,以及內在臟腑的各種信息的相互傳遞,皆可以體內的無形之氣為信息的載體來感應和傳導。如內在臟腑精氣的功能正常與否,其信息可以氣為載體,以經絡為通道反映于體表相應的部位,“心氣通于舌”,“肝氣通于目”,“脾氣通于口”,“肺氣通于鼻”,“腎氣通于耳”。氣為精化,色隨氣華,臟腑所藏精氣的盛衰及其功能的強弱常變,皆可通過氣的介導而反映于面部、舌部等體表部位。臟腑之間的各種生命信息,還可以氣為載體,以經脈或三焦為通道而相互傳遞,以維護臟腑之間的功能協調。外部體表感受到的各種信息和刺激,也可由氣來負載以向內在的臟腑傳導。如針刺、艾灸和按摩等刺激,就是通過運行于經絡之中的經氣的負載以傳導于內臟而發揮整體調節作用的。古代哲學關于通過氣的中介作用而使宇宙萬物得以相互感應的認識,滲透到中醫學,對人體之氣的負載傳遞生命信息的理論的產生,提供了一種類比思維的方法。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