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

【氣的概念】
氣在中國古代是人們對于自然現象的一種樸素認識。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唯物觀哲學家就認為氣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質,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氣的運動變化而產生的。這種樸素的認識被引進醫學領域,在中醫學中逐漸形成了氣的基本概念。
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氣聚合在一起便形成有機體,氣散則形體滅亡。
氣又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人體的生命活動需要營養物質來維持,人體必需從外界攝取營養物質,包括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和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氣,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所以,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氣的分布與分類】
人體的氣,從整體上說,是由腎中精氣、脾胃運化而來的水谷精氣和肺吸入的清氣所組成,在腎、脾胃和肺等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下所生成,并充沛于全身而無處不到,但具體地說,人體的氣又是多種多樣的。由于其主要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點的不同,而又有各種不同的名稱。氣的主要種類,請繼續向下看。
1、元氣
元氣又稱為"原氣"、"真氣",為人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1)組成與分布
元氣的組成,以腎所藏的精氣為主,依賴與腎中精氣所化生。元氣生成后,通過三焦而流行分布于全身,內至臟腑,外達腠理肌膚,作用于機體的各個部分。 (2)主要生理功能
元氣的主要功能,是推動人體的生長和發育,溫煦和激發各個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所以說,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機體的元氣充沛,則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活力就旺盛,機體的體質就強健而少病。若因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調,或因久病耗傷,就會形成元氣虛衰而產生多種病變。
2、宗氣
宗氣又稱"大氣"、"動氣","宗"有本始的意思,為后天生命活動宗始之氣。
(1)組成與分布
宗氣,是以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和脾胃從飲食物中運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氣為主要組成部分,相互結合而成。宗氣生成之后,聚積于胸中,即"上氣海",是全身之氣運動流行的本始。肺和脾胃在宗氣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宗氣的盛衰,與肺、脾胃的生理功能有關,尤其與肺關系更為密切。
宗氣聚集于胸中,經肺的宣發作用,出喉嚨,貫心脈;經肺的肅降作用,下蓄于丹田,并經氣街而注于足陽明胃經,下行于足。
(2)主要生理功能
宗氣的功能有兩個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具有促進肺的呼吸運動的作用,并與語言、聲音和呼吸強弱有關。二是貫心脈而行氣血,即貫注到心脈的宗氣,具有推動心臟的搏動、調節心率和心律等功能。故凡氣血的運行、肢體的寒溫和活動能力、視聽的感覺能力、心搏的強弱及其節律等,皆與宗氣的盛衰有關。"虛里"位于左乳下,是古人診察宗氣盛衰的部位。所以,在臨床上常常以"虛里"處的搏動狀況和脈象來測知宗氣的盛衰。
3、營氣
營氣是與血共行于脈中之氣。營氣富于營養,故又稱為"榮氣"。營與血的關系極為密切,可分而不可離,故常"營血"并稱。營氣與衛氣相對而言,屬于陰,故又稱"營陰"。
(1)組成與分布
營氣,主要來自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由水谷精氣中的精華部分所化生。營氣存在于血脈之中,成為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循脈上下而周流于全身。
(2)主要功能
營氣的主要生理功能,有營養機體和化生血液兩個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華部分,為營氣的主要成分,是臟腑、經絡等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同時,營氣注入脈中,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
4、衛氣
衛氣,是運行于脈外之氣。衛氣與營氣相對而言,屬于陽,故又稱為"衛陽"。
(1)組成與分布
衛氣,主要由水谷精氣所化生。其特性是"疾滑利"。衛氣的活動力特別強,流動迅速,所以,它不受脈管的約束,運行于皮膚、分肉之間,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2)主要生理功能
衛氣的生理功能有三個方面,一是護衛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溫養臟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調控腠理的開合及汗液的排泄,以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
營氣和衛氣,皆生于中焦,都以水谷精氣為其主要生成來源,但是,"營在脈中","衛在脈外",二者之間運行必須協調,不失其常,才能發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
人體的氣,除了上述最重要的四種氣外,還有"臟腑之氣"、"經絡之氣"等,實際上都是元氣所派生的:元氣分布于某一臟腑、某一經絡,即成為某一臟腑或某一經絡之氣,從而成為維持和推動該臟腑、該經絡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氣的生成】
人體的氣包括來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氣、飲食物經消化后生成的水谷精氣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人體之氣是由這三部分構成的。
先天之精氣稟受于父母,由父母生殖之精所化生,藏之于腎;水谷精微之氣依賴于脾胃的運化功能而生成;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清氣則依賴于肺的呼吸功能才能吸入。因此,從氣的來源及氣的生成來看,氣的盛衰除與先天、后天飲食營養,以及自然環境等狀況有關外,與腎、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也密切相關。腎、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則人體的氣就能保持旺盛。反之,腎、脾胃和肺等生理功能異常,則影響到氣的生成,從而形成氣虛等病理變化。 應當指出,人在出生后,必須依賴于飲食物的營養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而機體從飲食物中攝取營養物質,又依賴于脾胃的受納、腐熟和運化。因此,在氣的生成過程中,脾胃的生理功能正常與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氣的生理功能】
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對于人體具有多種生理功能。氣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推動作用
人體的生長發育,臟腑經絡的生理功能,血液的循環運行,津液的輸布和代謝,都要依賴氣的激發與推動,方能維持正常。如元氣能激發和推動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其不斷地化生新的氣血津液,以供人體之消耗和生長發育之需要。又如宗氣,貫心脈而行氣血。故有"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之說。若氣虛,推動作用減弱,就會導致生長發育遲緩或臟腑功能衰退,甚則血流遲緩,導致血瘀病癥之發生。
(二)溫煦作用
《難經·二十二難》說:"氣主煦之",即是說氣是人體熱量的來源,人體的體溫,依靠氣的溫煦作用來維持其恒定;血和津液等液態物質,亦要依靠氣的溫煦作用,才能維持正常的循環運行,故說:"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如果氣的溫煦作用失常,不僅可出現畏寒喜暖、四肢不溫、體溫低下等寒象,還可引起血行遲緩,津液代謝失常等病變。
(三)防御作用
機體的防御作用是非常復雜的,雖然包括了氣、血、津液和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多方面的綜合作用。但是,氣本身的防御機能也是相當重要的。氣的防御作用主要表現在護衛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侵入。故《素問》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即是說氣的防御作用減弱,全身的抗病能力必然隨之而下降,機體也易被邪侵而患病。
(四)固攝作用
固攝,即固護統攝之意。氣的固攝作用,主要是指對血、津液等液態物質具有防止其無故流失的作用。具體體現在:固攝血液,使其循行于脈內而不外溢;固攝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腸液和精液等,控制其分泌排泄量,以防止其無故流失。如氣不攝血引起的出血;氣不攝津導致的自汗出、多尿、流涎;氣不固精導致的遺精、早泄等。
(五)氣化作用
"氣化",是指通過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具體地說,是指精、氣、血、津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和相互轉化。例如,氣、血、津液的生成,需要將飲食物轉化為水谷精氣,然后再化生成氣、血、津液等;津液經過代謝,轉化成汗液和尿液;飲食物經過消化和吸收后,其殘渣轉化成糟粕等,都是氣化作用的具體表現。如果氣化功能異常,即能影響到氣、血、津液的新陳代謝,影響到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影響到汗液、尿液和糞便的排泄等,從而形成各種代謝異常的病變。所以說氣化作用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體內物質代謝的過程,是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的過程。
氣的五個功能,在生命活動中密切地協調配合,相互為用,缺一不可。
【氣的運動和運動形式】
人體的氣,是不斷運動著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它流行于全身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無處不到,時刻推動和激發著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 氣的運動,稱作"氣機"。氣的運動形式雖是多種多樣,但在理論上可將它們歸納為升、降、出、入四種基本運動形式。
人體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都是氣的升降出入場所。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一旦止息,也就意味著生命活動的終止。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不僅推動和激發了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而且只有在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中,才能得到具體的體現。例如,肺的呼吸功能,呼氣是出,吸氣為入;宣發是升,肅降是降。脾胃主消化,脾主升清,以升為健,胃主降濁,以降為和。 氣的升和降、出和入,都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從局部來看,并不是每一種生理活動,都必須具備升降出入,而是各有所側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等,從整個機體的生理活動來看,則升和降、出和入之間必須協調平衡,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因此,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又是協調平衡各種生理功能的一個重要環節。
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之間的協調平衡,稱作"氣機調暢",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調,即是"氣機失調"的病理狀態。氣機失調有多種形式。例如,由于某些原因,使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受到阻礙,稱作"氣機不暢";在某些局部發生阻滯不通時,稱作"氣滯";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時,稱作"氣逆",氣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過時,稱作"氣陷";氣不能內守而外逸時,稱作"氣脫";氣不能外達而結聚時,稱作"氣結"。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