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陽小腸經

手太陽小腸經:少澤 前谷 后溪 腕骨 陽谷 養老 支正 小海 肩貞 臑俞 天宗 秉風 曲垣 肩外俞 肩中俞 天窗 天容 顴髎 聽宮
穴位名稱: 少澤 [經穴]
【定位】:在手小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作用】:清心開竅,泄熱利咽,活絡通乳。
【主治】:①熱病,中風,昏迷。②乳汁少,乳癰。③咽喉腫痛,目翳頭痛。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Shào zé(Sl1)
【類別】:井穴
穴位名稱: 前谷 [經穴]
【作用】:疏風清熱,活絡通乳。
【定位】:在手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五章指關節)前的掌指橫紋頭赤白肉際
【主治】:①手指麻木。②發熱,頭痛,耳鳴。③小便短赤。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Qián gǔ(Sl2)
【類別】:滎穴
穴位名稱: 后溪 [經穴]
【定位】: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五掌指關節)后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作用】:疏風清熱,通經活絡。
【主治】:①頭項強痛,瘧疾,腰骶痛,手指及肘擘攣急。②癲狂,癇證。③耳聾,目赤。④盜汗。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Hòu xī(Sl3)
【類別】:輸穴,八脈交會穴通督脈
穴位名稱: 腕骨 [經穴]
【定位】:在手掌尺側,當第五掌骨基底與鉤骨之間的凹陷處,赤白肉際
【作用】:疏風清熱,通經活絡。
【主治】:①黃疸,消渴。②腰腿痛,指攣腕痛,無力握物。③頭項強痛,耳鳴,目翳。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Wàn gǔ(Sl4)
【類別】:原穴
穴位名稱: 陽谷 [經穴]
【定位】:在手腕尺側,當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處
【作用】:疏風清熱,通經活絡。
【主治】:頸項痛,手腕痛,熱病。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Yáng gǔ(Sl5)
【類別】:經穴
穴位名稱: 養老 [經穴]
【定位】:在前臂背面尺側,當尺骨小頭近端橈側凹陷中
【作用】:疏經活絡,散風明目。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Yǎng lǎo(Sl6)
【類別】:郄穴
穴位名稱: 支正 [經穴]
【定位】:在前臂背面尺側,當陽谷與小海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5寸
【作用】:疏風清熱,通經活絡,清心寧神。
【主治】:①關節松弛無力,肘部酸痛不用。②皮膚贅生小疣。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Zhī zhèng(Sl7)
【類別】:絡穴
穴位名稱: 小海 [經穴]
【定位】:在肘內側,當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處
【作用】:疏經通絡,行氣活血,散風清熱。
【主治】:①肘臂疼痛。②癲癇。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Xiǎo hǎi(Sl8)
【類別】:合穴
穴位名稱: 肩貞 [經穴]
【定位】:在肩關節后下方,臂內收時,腋后紋頭上1寸(指寸)
【作用】:舒筋利節,通絡散結。
【主治】:①肩臂疼痛。②瘰疬,耳鳴 。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Jiān zhēn(Sl9)
穴位名稱: 臑俞 [經穴]
【定位】:在肩部,當腋后紋頭直上,肩胛岡下緣凹陷中
【作用】:舒筋利節,通絡散結,散寒祛風。
【主治】:①肩臂疼痛。②瘰疬。
【國際代碼】:Nào shū(Sl10)
【類別】:手、足太陽、陽維脈、陽蹻脈交會穴
穴位名稱: 天宗 [經穴]
【定位】:在肩胛部,當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四胸椎相平
【作用】:舒筋活絡,行氣寬胸。
【主治】:①肩胛疼痛。②氣喘。③乳癰。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Tiān zōng(Sl11)
穴位名稱: 秉風 [經穴]
【定位】:在肩胛部,岡上窩中央,天宗直上,舉臂有凹陷處
【作用】:舒筋活絡
【主治】:肩胛疼痛,上肢痠麻。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Bǐng fēng(Sl12)
【類別】:手三陽與足少陽經交會穴
穴位名稱: 曲垣 [經穴]
【定位】:在肩胛部,岡上窩內側端,當臑俞與第二胸椎棘突連線的中點處
【作用】:舒筋活絡
【主治】:肩胛疼痛。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Qǔ yuán(Sl13)
穴位名稱: 肩外俞 [經穴]
【定位】:在背部,當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作用】:舒筋活絡
【主治】:肩背疼痛,頸項強急。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Jián wài shū(Sl14)
穴位名稱: 肩中俞 [經穴] 
【定位】:在背部,當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
【作用】:宣肺解表,疏經活絡
【主治】:①咳嗽,氣喘,咳血。②肩背疼痛。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Jiān zhōng shū(Sl15)
【定位】:在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的后緣,扶突后,與喉結相平
【作用】:疏風清熱
【主治】:①咽喉腫痛,暴喑,頸項強痛。②耳鳴,耳聾。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Tiān chāng(Sl17)
穴位名稱: 天容 [經穴]
【定位】:在頸外側部,當下頜角的后方,胸鎖乳突肌的前緣凹陷中
【作用】:疏風清熱,利咽消腫,寬胸解郁。
【主治】:耳鳴,耳聾,咽喉腫痛,頸項腫痛。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Tiān róng(Sl17)
穴位名稱: 顴髎 [經穴]
【定位】:在面部,當目外眥直下,顴骨下緣凹陷處
【作用】:疏經活絡,清熱祛風。
【主治】:①口眼歪斜,眼瞼(目閏)動。②牙痛,頰腫。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Quán liáo(Sl18)
【類別】:手少陽、太陽經交會穴
穴位名稱: 聽宮 [經穴]
【定位】:在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后方,張口時呈凹陷處
【作用】:聰耳開竅,清心寧神。
【主治】:①耳鳴,耳聾,聤耳。②牙痛,牙關不利。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國際代碼】:Tīng gōng(Sl19)
【類別】:手、足少陽,手太陽經交會穴
- 相關文章
-
手太陽小腸經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