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捏脊的方法及動作要領
中醫捏脊的方法及動作要領
中醫捏脊療法是連續捏拿脊柱部肌膚,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脊柱穴屬督脈經,督脈督率陽氣,統攝真元,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培元氣,具有強健身體的功能。

中醫捏脊的方法可分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具體操作如下:
1.三指捏法:兩手腕關節略背伸,拇指橫抵于皮膚,食中兩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膚處,以三指捏拿肌膚,兩手邊捏邊交替前進。
2.二指捏法:兩手腕關節略尺偏,食指中節橈側橫抵于皮膚,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膚處,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膚,邊捏邊交替前進。
捏脊方向為自下而上,從臀裂至頸部大椎穴。一般捏3~5遍,以皮膚微微發紅為度。在捏最后一遍時,常常捏三下,向上提一次,稱為“捏三提一”。捏后按揉相應俞穴。在捏脊前先在背部輕輕按摩幾遍,使肌肉放松。
中醫捏脊的動作要領:
1.應沿直線捏,不要歪斜。
2.捏拿肌膚松緊要適宜。
3.施術時患者的體位以俯臥位或半俯臥位為宜,務使臥平、臥正,以背部平坦松弛為目的。
4.施術時可根據臟腑辨證,在相應的背俞穴部位上用力挾提,以加強針對性治療作用。如厭食提大腸俞、胃俞、脾俞;嘔吐提胃俞、肝俞、膈俞;腹瀉提大腸俞、脾俞、三焦俞;便秘提大腸俞、胃俞、肝俞;多汗提腎俞、照明俞、肺俞;尿頻提膀骯俞、腎俞、肺俞;煩躁提肝俞、厥陰俞、心俞;夜啼提胃俞、肝俞、厥陰俞;失眠提腎俞、脾俞、肝俞;呼吸系統病癥提腎俞、肺俞、風門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