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艾灸治麥粒腫
中醫艾灸治麥粒腫
麥粒腫為眼科常見疾病之一,中醫本病稱謂頗多,如針眼、眼丹、偷針、土疳、實熱生瘡等;疾〔课痪谏舷卵鄄,多數患處在眼瞼外部,少數在眼瞼內部,俗稱里偷針。筆者采用本法臨床驗證,收到根治效果。現介紹如下:

中醫艾灸治麥粒腫操作方法:
1.取穴方法:后溪穴,握拳,掌心向上,在第五掌指關節后尺側,橫紋頭赤白肉際凹陷中取之。
2.施灸方法:用艾絨捏成麥粒大的艾炷,取左灸右,取右灸左之法,在穴位上行直接灸,待艾炷燒為灰燼,再加一炷、二炷,連續灸至三壯為止。
3.治療效果:經上方法施灸后,如未成膿的麥粒腫可自行消退,不會再成膿;如已成膿的麥粒腫,在施灸后第三天開始潰膿,三天后膿排清,局部不留疤痕。一般患者,施灸一次可愈;如反復發作的患者,施灸兩次后可根治。
“后溪穴”是手太陽小腸經所注為“輸”之穴,亦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靈樞·經脈篇》說:“小腸手太陽之脈,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目之上下眼瞼,不僅是手太陽小腸經脈之所過,也是十四經脈之所聚也,尤其是與陽明經脈的關系密切。今選取后溪穴是按“經脈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則。用艾灸法者,因艾絨具有溫經散寒、活血祛風、除濕止痛的作用,可起瀉實補虛之效。故凡對反復發作的患者,每多因余邪未清,或體質虛弱,衛外不固,易感風毒,尤為適宜。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