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柱和艾條有什么不同
在中醫艾灸中經常會用到艾柱和艾條,那么你知道艾柱和艾條有什么不同嗎?下面中醫小編給你講講艾條和艾柱的區別:
艾條
用艾絨卷成的圓柱形長條,一般市面所售的盒裝艾里面裝的就是艾條。一般長20cm,直徑1.2cm。根據內含藥物之有無,艾條又分為純艾條(清艾灸)和藥艾條兩種。艾條使用簡便,不起泡,不發瘡,無痛苦,患者還可以自灸,故臨床應用更為廣泛。
1、純艾條:取制好的陳久艾絨24g,平鋪在8寸(26cm)長、8寸(26cm)寬,質地柔軟疏松而又堅韌的桑皮紙上,將其卷成直徑約0.35寸(1.5cm)的圓柱形,越緊越好,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
2、藥艾條:主要包括普通藥艾條,太乙針,雷火針三種。普通藥艾條取肉桂、干姜、木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蒼術、沒藥、乳香、川椒各等份,研成細末。將藥末混入艾絨中,每支艾條加藥末6g。制法同純艾條。
艾炷
以艾炷灸施灸時,所燃燒的錐形艾團,稱為艾炷。每燃盡一個艾炷,稱為一壯。
制作方法:制作艾炷的方法,一般用手捻取純凈陳久的艾絨(或把艾條中的艾絨抽出)置于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邊捏邊旋轉,把艾絨捏成上尖下平的圓錐形小體,不但放置方便平穩,而且燃燒時火力由弱到強,患者易于耐受。
手工制作艾炷要求搓捻緊實,耐燃而不易爆。此外,有條件的可用艾炷器制作。艾炷器中鑄中錐形空洞,洞下留一小孔,將艾絨放入艾炷器的空洞中,另用金屬制成下端適于壓入洞孔的圓棒,直插孔內緊壓,即成為圓錐形小體,倒出即成艾炷。用艾炷器制作的艾炷,艾絨緊密,大小一致,更便于應用。
根據臨床的需要,艾炷的大小常分為三種規格。小炷如麥粒大,可直接放于穴位上燃燒(直接灸);中炷如半截棗核大;大炷如半截橄欖大,常用于間接灸(隔物灸)一般臨床常用中型艾炷,炷高1cm,炷底直徑約0.8cm,炷重約0.1g,可燃燒3~5min。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