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艾灸常用穴位的作用及操作方法第 2 頁
3、關元
取穴:在腹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取穴。
作用:本穴為歷代重要的保健益壽之穴。關元屬任脈經穴,為足二陰與任脈之會,手太陽小腸的募穴。具有溫腎固精,益氣回陽,培元固本,理氣和血,通調沖任及強壯的作用,灸之能調整膀脫的張力,促進垂體性腺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防病強身保健。《醫經精義》有“元陰、元陽交點之所”的說法,《扁鵲心書》對本穴頗為推崇,曾有詩云:“一年辛苦唯三百(壯),灸取關元功方多;健體輕身無病患,彭篯(又稱彭祖,相傳為古代長壽者)壽數更如何。”對防治遺尿、遺精,習慣性便秘等有較好效果?勺鳛橹欣夏瓯=、男性性功能障礙防治等的要穴。
操作:灸法:采用艾灶無疤痕灸或艾條溫和灸,藥物(附子餅)敷灸,每次每穴5壯或15-20分鐘,灸至小腹溫暖舒適,局部皮膚紅暈發熱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注意孕婦忌用。
4、天樞
取穴:在腹部,臍旁開2寸處取穴。
作用:預防胃腸疾病及術后腹脹等。
操作:灸法:艾條灸,雀啄灸10~20min。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