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艾灸常用穴位的作用及操作方法
中醫艾灸在人們養生保健過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可調整和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下面我們介紹一下中醫艾灸常用的保健穴位的選取、作用及操作方法:
1、神闕(臍中)
取穴:在臍窩正中。
作用:本穴是古代重要保健穴之一。如宋代《扁鵲心書》提到期“凡用此灸,百病頓除,延年益壽”。明代《針灸集成》也記述一老者,“年逾百歲,而甚壯健”,原因是“每交(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灸臍中”之故。現代用它調節腸胃功能,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預防中風。
操作:灸法:隔鹽灸,以黃豆至棗核大之艾炷,灸5~30壯。關于壯數,《類經圖翼》認為:“若灸三、五百壯,不惟愈疾,亦且延年”。可作參考。艾條灸,每次15~20min,以局部潮紅為度。
2、氣海
取穴:在腹正中線上,臍下1.5寸處取穴。
作用:培補元氣、固益腎精。是防病強身穴之一。古人認為該穴是“元氣之海”,也是“男子生氣之海也”(《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現代本穴用于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延年益壽,改善亞健康狀態,以及預防休克,增強男性性功能。
操作:灸法:本法為主,著膚灸5~9壯,炷如黃豆大。不留疤痕灸。艾條灸,溫和灸15~20min。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