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第 3 頁
養護元氣常“撮谷道”
《素問·通評虛實論篇》中說:“氣虛者,肺虛也。”《瘡瘍經驗全書·痔瘺癥篇》中說:“肺與大腸相為表里,故肺臟蘊熱則肛閉結,肺臟虛寒則肛脫出,此至當之論。又有婦人產育過多,力盡血枯,氣虛下陷,及小兒久痢,皆能使肛門突出。”
可見,中氣不足,氣虛下陷,無以攝納可引起直腸脫垂不收,內痔脫出不回;而五臟六腑陽氣虛弱,抗病能力下降,邪氣易于入侵,肛腸部瘡瘍亦難消、難潰、難收。此外,久咳不已,耗散肺氣,氣無所主,也容易導致氣虛而生肛腸疾病,正如《醫宗金鑒》所說:“久病咳嗽而后生痔。”
藥王孫思邈極為推崇“撮谷道法”,他在《枕中方》一書中規勸世人:“谷道宜常撮”,指出肛門周圍的肌肉要間歇性地處于運動狀態才能健康無病,且對防治痔瘡有特別療效。
總之,肛腸疾病的發生不外乎臟腑氣血虛衰,加之風、濕、燥、熱等致病因素的作用和七情內傷、勞倦過度、飲食不節等因素的影響,以致氣血瘀滯、經絡不通、瘀血濁氣下注肛門而成。中醫“治未病”理念出發,針對肛腸疾病的發病機理,以中醫特色為具體方法進行防治,對預防肛腸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第 3 頁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