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修訂版)第 6 頁
“治未病”科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中醫醫師還應具備較高的健康評估、健康咨詢與指導、健康干預的能力并能指導下級醫師開展“治未病”服務工作。
第二十一條 中醫醫院“治未病”科負責人應由從事中醫專業工作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者擔任。二級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主任應具備從事中醫專業學習和工作10年以上經歷,同時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三級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主任應具備從事中醫專業10年以上工作經歷,同時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第二十二條 執業醫師人數在10人以上的三級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和有條件的二級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可建立學術帶頭人制度。
學術帶頭人應從事中醫工作20年以上,具備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在“治未病”專業領域有一定學術地位。學術帶頭人負責組織研究確定本科室學術發展方向,指導本科室的科研創新工作,指導重點項目的制定與實施。
第二十三條 中醫醫院“治未病”科護理人員應接受“治未病”服務的專門培訓,熟悉健康管理和中醫預防保健基本知識,掌握“治未病”科常用中醫護理技術,能為患者提供具有中醫藥特色的護理服務。
第二十四條 在治未病科室初期建設階段,醫院應給與扶持,保證人員收入;在治未病科發展階段,醫院應建立激勵機制,促進其進一步發展,人員收入不低于醫院平均水平。同時盡可能從醫院層面為“治未病”科室從業人員提供可預期的職業發展前景,以保證人員的積極性與穩定性。
九、文化宣傳
第二十五條 中醫醫院應根據本單位和“治未病”科的實際情況,在環境形象建設上注重體現中醫藥文化特點,在“治未病”科、醫院廣場及有關區域加強中醫“治未病”理念和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的宣傳,介紹中醫藥養生保健的方法及專家特長,彰顯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的特色和優勢。
第二十六條 中醫醫院網站應設立內容規范的中醫藥養生保健專欄(專題),以健康講座、疾病預防保健沙龍等形式加強門診及住院患者養生保健健康宣教。組建專家團隊和中醫健康講師團進社區、進單位、進校園,開展中醫藥健康巡回宣講。編制實用性的中醫科普養生資料,傳播“治未病”理念和養生保健方法,營造良好的中醫藥“治未病”健康文化氛圍。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