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粥療法的起源與發展第 2 頁
迨至宋朝,藥粥療法有了很大發展,許多醫生和人民群眾,都廣泛采用藥粥來防治疾病,并積累了極為寶貴的藥粥食治方。宋代當局重視這一食治療法,并在官方編纂出版的《太平圣惠方》和《圣濟總錄》中,作了廣收博采,如《太平圣惠方》第96、97卷,專為“食治門”,選列中風、水腫、咳嗽、腳氣,以及補益虛損、脾胃氣弱不下食和小兒、妊娠、產后勤部等27類,共載藥粥129方。又如《圣濟總錄》也是宋代醫學巨著之一,全書是征集當時民間及醫家所獻醫方結合“合府”所藏的秘方匯編而成。其中第188~190卷共收集了藥粥的113方,分門別類進行了詳細介紹,如蓯蓉羊腎粥治療虛勞癥,商陸粥治水腫,生姜粥治反胃嘔吐,補虛正氣粥治療慢性泄痢,苦楝要粥治療蛔蟲病等,經臨床實踐其療效均較理想。此外,宋代老年醫學家陳直在其所著的《養老奉親書》中,收載了適合于老年人養生延年的補養藥粥43方。
有效的食養粥方,不僅群眾愛吃,在宮廷王室里也頗受歡迎。元朝宮廷飲膳太醫忽思慧,主管宮廷貴州的飲食烹調,他根據多年的經驗,結合諸家本草及名醫方術知識,編寫了一本《飲膳正要》,其中,有不少滋補強壯,延年益壽和防治疾病的藥粥方。如用于“補脾胃,益氣力”的乞馬粥,其實就是用羊肉同梁米煮成的稀粥;有“治陽氣衰敗,五勞七傷”的枸杞羊腎粥,有“治虛勞,骨蒸久冷”的山藥粥;還有“麻子粥”、“馬齒菜粥”等。在我國醫藥史上頗負盛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為“脾胃論”的創始人,看病用藥每多主張健脾養胃。所以,對藥粥療法也有研究,在《食物本草》卷五中,專門介紹了28個最常用的藥粥方。諸如綠豆粥、茯苓粥、麻仁粥、蘇子粥、竹葉湯粥等。此外,鄒鉉在宋朝陳直《養老奉親書》的基礎上,又廣收博采,著有《壽親養老新書》共錄藥粥77方。為后世中老年人食養食治提供了一份寶貴的數據。
明代大藥學家李時珍,長期地方民間,結合前人應用藥粥經驗,在其所著的《本草綱目》中選載了藥粥62方,并列出專節作了論述。尤其突出的是明•周王朱橚等編撰的《普濟方》,是漢唐以來最大的一部方書。其中第257~259卷為食治門,以病為綱,共收集藥粥180方,對每一粥方作了全面而詳細的論述,是明初以前記載藥粥最多的一書。除此以外,關于藥粥的記載,還散見于明代其它有關書刊中。如明初開國元勛劉伯溫《多能鄙事》載有藥粥30蚊,戲曲作家高濂《遵生八箋》中收有38方,古琴家、戲曲理論家朱權《臞仙神隱》收錄10方,以及萬歷進士王象晉《二如亭群芳譜》載粥18方等等。由此不難看出,明朝應用藥粥防病治病已十分普遍了。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