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浴治病原理
藥浴是將藥物制成水劑,人體浸浴其中,在一定的溫度與促透劑的協助下,藥物經皮膚快速吸收,從微循環進入血液,直達病所的一種治療方法。因無胃腸刺激及其酸堿消化液、肝臟降解藥效的弊端,故為一條高效、速效黃金給藥捷徑。其治療保健原理如下。
從中醫學的“整體觀”看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有十二經脈,內屬臟腑,外絡肢節,遍布全身,與體表皮膚、器官九竅、四肢百骸緊密相連,表里相貫,臟腑相通,能行氣血、營陰陽、濡筋脈、利關節。藥浴集藥效、穴效的雙效合力作用,通過調動經絡腧穴系統的調節作用而糾正臟腑功能紊亂,提高免疫功能,達到醫療保健目的。
從“玄府論”看
金元四大家張子和說:“開玄府而逐邪氣”,“然玄府者,無物不有,人之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萬物,盡皆有之,乃氣出入升降之道路門戶也”。他繼承了《內經》汗法理論,在劉河間“玄府論”基礎上,發展了張仲景汗法經驗,外延了“表”的概念,擴大了汗法應用范圍。把凡能“開玄府”的治療手段,如灸、蒸、渫、洗、浴、熨、烙、針刺、砭、導引、按摩等均歸之于汗法。無論是因邪致病,或者因病生邪,凡造成玄府閉郁、氣液塞滯不通病理機制的任何病癥,都可以運用汗法治療。
現代醫學手段研究已證明,蒸、渫、洗、浴等汗法的治療有以下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炎解熱作用;調整免疫功能;鎮靜、鎮驚、鎮痛作用;改善心肌營養,提高心血管生理功能;解除體表血管痙攣,改善機體反應狀態;祛痰、平喘、止咳作用;利尿作用;改善消化功能等。
從“透皮吸收學說”解釋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成人皮膚面積為1.5m2左右,等于腎小球濾膜面積總和),亦是天然的半透膜,具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因而有分泌、排泄、吸收功能。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