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與傳統(tǒng)文化第 5 頁
六字訣在臨床應用時,常按辨證論治的原則,同時選擇兩個字來調整所對應臟腑之間的關系。就是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所說的:“仙經以息為六字之氣,應于三陰三陽,臟腑之六氣。實則行其本化之字瀉之;衰則行其勝己之字瀉之,是為殺其鬼賊。”即對于屬實的病證,宜“行其本化之字”(肝噓、心呵、脾呼、肺呬、腎吹、三焦嘻)以瀉之,從而維持五臟之間正常的生克關系;對于屬虛的病證,宜“行其勝己之字”,即五行中克它那一臟之氣,如肝之虛證選用呬字,因為呬為肺字,肺金克木,以防止某一臟太過而導致的生克關系紊亂。《脈望》還將“實則瀉其子”的治療原則引入其中,認為:“肝有余則用噓,若噓也不能引肝氣,則引其子,用呵字瀉心之氣,心氣既行,肝氣自傳。”由此,肝氣得瀉,五臟自和。
此外,作為氣功鍛煉中必須遵守的基本規(guī)律——練功要領中,也深深地打上了“中庸致和”的烙印。如要領之一的“準確活潑”強調的是姿勢、動作的準確性與活潑性之間的和諧平衡,反對因過度追求準確性而使動作僵硬、死板;“循序漸進”強調的是學功練功的進度(“速度”)與對功法內涵的掌握程度(“質量”)之間的和諧平衡,反對只求速度、忽視質量的做法。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y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yī)藥粥 08-08 
[中醫(y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y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y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y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y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yōu)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y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