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外氣療法有什么作用?
氣功外氣療法有什么作用?外氣療法的作用 由于外氣療法的適應范圍較為廣泛,涉及到內科、外科、骨傷科、兒科、婦科和五官科等各科的許多病癥,因此,治療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根據外氣的特點,其作用總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補瀉作用:“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是中醫治療的基本法則之一。補者,補其不足,扶助正氣;瀉者,瀉其有余,祛除邪氣。其最終目的是平衡陰陽,調整機體的生理功能。外氣療法在發氣治病中,根據患者臟腑、陰陽、虛實的病情,以冷熱、五行導氣與推、拉、旋、引、顫、定等手法,發氣于一定的治療部位或穴位上,經過一定時間(次數),一定量的發氣,有扶助正氣、補益臟腑、益神健智等補益的作用。如患者表現為面色白,四肢乏力等中氣不足的現象,可用拉線導氣、推顫定手法,向中脘、丹田、脾俞發氣,便能起到益氣補中的作用。現代動物實驗證明:外氣作用于動物,可以顯著提高動物的免疫機能。動物的水泳實驗也證明,接受外氣的動物,其免疫能力顯著提高,對惡劣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這些充分說明外氣有“補益”的作用。
發氣時用瀉法,有驅除邪氣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外氣直接作用于邪氣(病毒、細菌等致病因素),以達祛邪之目的。經過臨床與大量的實驗證明外氣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乙型肝炎病毒等都有殺傷或抑制繁殖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外氣驅除邪氣(病理信息、不同于病毒、細菌等致病因素)的方法,稱為“排病氣”。它是用拉線導氣,以拉引等手法,使邪氣通過經絡、穴位排放于外。這是氣功的一種特殊的瀉法,它不同于中藥、針灸、推拿瀉實的方法。
(二)激發經氣作用:在病理狀態下人體臟腑、經絡的氣機處于瘀滯與活力微弱的狀態時,患者表現為精神萎靡、周身乏力,或者某臟腑、組織功能減退,這時可以應用氣功外氣療法中相應的導氣方法與發功手法發氣,來激發患者的氣機,使其氣機活躍,運行不息,以加強臟腑組織本身的功能,如肺氣活力微弱,功能低,則可用導金氣法,以推顫引手法發氣,使肺氣活躍,經氣運行不息,肺功能即可得到改善。實驗證明:向蟾蜍心臟發氣,可使其心律減慢,心室收縮時間延長,從而心臟能量消耗減少,每搏輸出量增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