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藥的發展溯源
膏藥的發展溯源
膏藥療法是祖國醫學中獨特的療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我國最早的醫學文獻先后出現在戰國、秦漢時期的<<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難經>>等古典醫學著作中,并有有關膏藥的制備和治療應用的記載。在甘肅武威旱灘坡漢墓出土的東漢初期記載醫學方面的簡牘,其中就有膏藥治療疾病的重要記載,還記載了膏藥的制法,為我國膏藥起源的考證提供了確鑿的證據。

以后歷朝各代的著名醫學家及醫學典籍中均對其有重要論述,并對其發揚光大,如東漢末年醫學家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漢代華佗在<<后漢書>>之”方術傳”等。魏晉南北朝時代,膏藥使用廣泛,并制成黑膏藥卻從這個時期開始。唐初黑膏藥已應用于臨床, 宋代醫學大為興盛,由國家出版的<<太平圣惠方>>膏藥方劑記載很多,其中有關黑膏藥的記載很多。明朝膏藥應用更為普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了膏藥可治癰疽、風濕諸癥,至清代,膏藥已發展成為普遍的民間醫藥,是常用的外治措施之一。近年來,人們運用了現代科學理論和制劑工藝,,對膏藥治病的道理進行研究,已獲得初步的成功, 膏藥是祖國醫學中丸、散、膏、丹、湯五大劑型之一,我們在發掘、整理和提高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深入研究,使膏藥和膏藥療法發揮更大的作用,為人民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