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藥的歷史源遠流長
膏藥的歷史源遠流長。膏藥,是中藥五大劑型——丸、散、膏、丹、湯之一。在戰國秦漢時期出現的醫學文獻《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難經》等著作中都有關于膏藥的記載。這時的膏藥,是豬脂膏之類的軟膏。魏晉時期煉丹術盛行,黑膏藥已經出現。唐宋時黑膏藥的制備逐漸完善,得到廣泛使用。

明清時已經成為普遍的用藥之一。到了近代,由于湯藥的發展,黑膏藥的使用大大減少。現代工藝的橡膠膏出現后,黑膏藥已幾乎從醫院中絕跡,只流傳在民間。據現代藥理研究,黑膏藥在吸收、療效方面優于橡膠膏。但由于黑膏藥的制作工藝較為復雜,沒有統一標準,不易進行質量控制,導致黑膏藥的質量參差不齊。因黑膏藥的制作費時費力,中醫醫院多開展中藥外敷,即用中草藥粉碎后調入蜂蜜、凡士林等基質呈軟膏狀外敷后以棉紙、繃帶固定,每24小時換藥一次,使用成本較高。黑膏藥每貼可使用3—15天,揭下后可再次貼敷,不影響療效,因此費用較低。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