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膏方調治原則
中醫膏方調治原則
內服膏劑又稱膏滋,是丸、散、膏、丹、滴、露、酒、錠、湯等傳統中藥劑型之一,是為方便使用、長期服用、改善口感、提高療效而創制的一種劑型。
中醫膏方調治基本原則
一是“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疾病的產生在于陰陽平衡失調,因此膏方施治首要明證。全面收集有關病史、癥狀、用藥情況、療效反應等四診信息,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精確辨證,分清主要、次要證候要素,使立法遣方能夠方證對應,做到“無伐天和,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人夭映,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
此外,還要先以湯藥試進1~2周,作為開路方,一則調理脾胃,二曰確定方證是否對應,理法方藥能否實現統一,并以此作為膏方的核心藥物。確定膏方的核心組成藥物后,在處方中還要兼顧次要證候要素,適當調換宜于煎膏的藥物。
二是遵循“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的原則,確保用藥安全。《素問·五常政大論》“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從根本上說就是強調用藥安全問題。
大毒治病適用散劑、丸劑,如十棗湯、控涎丹是也;常毒治病適用于湯劑、酒劑;小毒無毒適用于膏方。膏方一料少則服用半月一月,多則一冬,其服用時間長,安全有效是其基本原則,也是適合慢性病調理的優勢。
三是膏方調治當分清標本,“標湯本膏”。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